第2174章 水师的未来(最后时刻了,求月票)

夏元吉看来对常庆很不满,准备在上林苑监搅一下。

他叫人进来吩咐了一番,然后一把抢过方醒手中的册子,说道:“都是钱粮,兴和伯,好歹再整顿一番,减少一些吃白饭的也好啊!”

“水师呢?”

夏元吉一怔,然后痛苦的道:“水师更是耗费大,造船耗费大,出海耗费大,回来整修耗费大……”

方醒笑道:“所以出海要有好处,夏大人,以前的好处可不少啊!以后估摸着会更多。”

夏元吉干咳一声,道貌岸然的道:“那些好处都花出去了,船队花销不少啊!”

“没人和你算账!”

方醒来此当然不会是为了那十几个老农的钱粮,他说道:“船队,不,是水师,夏大人,水师的筹建已经刻不容缓了,户部要支持,否则一拖下去就晚了。”

“晚什么?”

夏元吉理财是好手,但对水师却不懂。

方醒指指那本册子说道:“我担心以后会被拖住,许多人都希望把船队毁掉,大明重新远离大海,所以一点疏忽都不行,抓住时机就要行动起来!”

“而钱粮就是关键。”

……

冬天有些干燥,心烦意乱的感觉,于是金幼孜让人点了一柱檀香。

檀香渺渺,给人安宁。

大家都在看着奏章,不时会在一张上备注,然后贴在奏章上,好让皇帝注意某些地方。

朱元璋也要丞相,朱棣也有辅政学士,所以皇帝想一个人掌管和处置这个庞大帝国,这是一个自己找死的行径。

于是辅政学士的权利就这么一点点的在增加着。

杨荣清楚的记得朱瞻基说了这个办法时的神色,很阴郁。

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而这种由辅政学士给出意见,最后皇帝审核的办法,实质上就是在削弱皇帝的权利。

可皇帝不是铁人,几个辅政学士全部批阅下来都会觉得累,皇帝一个人怎么弄?

他听到了一些风声。

有人说该由宫中的太监组成一个宫中的‘辅政太监’团队,然后对内阁批阅过的奏章再核查一遍。

这个传言是早上才听到的,杨荣有些忧郁。

“陛下想用太监来平衡!”

金幼孜说出了大家都猜到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