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壮士断腕

贞观大闲人 贼眉鼠眼 2214 字 2022-09-18

舆论啊,舆论的力量实在是不可小觑,李素这时也深深体会到千年门阀的底蕴是多么的可怕。一夜之间化黑为白,自己地盘上翻云覆雨,左右民心,偏偏百姓们还非常乐意买帐,王家说什么百姓信什么。

至于卢家,骤然被王家背叛,卢家这时也急了,门下的儒生们也忙着辩解,可对晋阳的百姓来说,卢家终究只是范阳本家的一个分支,而且迁来晋阳的时间并不长,根本还未取得百姓的认同,范阳本家的布局太仓促,也没想到盟友会在背后捅刀子,在晋阳这块地面上,王家才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有着左右地方官府和民心的本事,卢家想在晋地与王家斗法,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没占,从王家动手的那一刻开始,卢家便注定了败局。

铺天盖地的指责斥骂朝卢家席卷而去,卢家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王家摆出来的证据无法反驳,真里掺着假,假里掺着真,欲辩而不能,而且论在晋地的地方士族势力,卢家根本不是王家的对手,当王家一声令下发动起了晋阳各村各庄的地主富户们对卢家口诛笔伐时,卢家已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短短数日之内,民间舆论的基调已被王家强行定下,卢家一败涂地。

并州兵马撤走的第五日清晨,位于晋阳城北石佛村的卢家传出一声凄厉的哭嚎,好事者进门发现,卢家上下百余口,无论男女老少妇幼,全部悬梁自尽,无一幸存,只剩了一位老管家跪在庭院内痛不欲生嚎啕大哭。

晋阳官府迅速派出仵作差役追查,不到一日便结了案。

结论很简单,“畏罪自尽”。

“自尽”的证据很明显,卢家男女不仅衣着光鲜整洁,悬梁时神情平静,家主还留下了一封沉痛忏悔的遗书,说是卢家一时糊涂,上负圣心,下负黎民,更牵累了范阳本家,诸多恶行皆罪于晋阳卢家,与范阳卢氏无关,作为家主,治家无方,不意坏了卢家门阀名声,实痛悔万分,无颜苟活于世……

长长的遗书握在李素手里,字字句句表达出卢家的悔恨和负疚,李素面色阴沉,攥着遗书的手却在微微颤抖。

他没想到门阀之间的争斗竟是如此残酷惨烈,一朝翻脸,绝不留半分情面,出手便是要命的杀招,连敌人家里的一条狗都不放过,百余口人命就这样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永远消逝在尘世中,死后都没能留个好名声,纵然载于史书,也难逃“畏罪自尽”四字,字字噬血诛心。

卢家老小自尽的第二天,灾民从晋阳附近各个山谷山腹里一批批走出来,一千,两千,上万,在这个雪灾过去已一个多月的晋阳野外,黑压压的人群扶老携幼而出,纷纷朝晋阳城外的官府赈灾棚帐而去,广袤无垠的城外,从万余人渐渐到数万,最后接近十万。

前几日与孙辅仁摊牌前,城外的粮草着火,那些被烧的粮草是真正的粮草,做戏要做真,李素并未下令转移粮食,他担心露了马脚,弄巧成拙,粮草被烧后被抢下一半,剩下的真的全烧了,但当晋阳灾民从山谷中走出来,基本聚集在城外棚帐后,不消官府开口,太原王家送来了一万石粮食作为赈济。

皇帝陛下的嫡子,李治这位才十多岁的晋王殿下穿着正式的朝服在城外闪亮登场,以朝廷的名义亲自进入棚帐区,对每一个见到的灾民嘘寒问暖,号召鼓励百姓生产自救,朝廷官府必不离不弃云云,灾民们大受感受,纷纷跪伏于地,拜谢天恩,李治跪拜还礼,双方泪眼婆娑,感人至深。

王家出粮,李治有正统的朝廷身份,朝廷与王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争取名望民心,表面一派融洽,实则各自勾心斗角,但百姓们却是最终受益的一方。

又过了几日,天气愈发暖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春意融融的气息,被赈济的灾民们也住不下去了,推举了几位有名望的宿老出来,与朝廷和王家深谈了一次,大概意思是各村各乡百姓不愿再受赈济,因为自尊心接受不了自己像个废人,靠赈济过活,纷纷愿意各自回村回乡,土地已化冻,春播虽然错过了,但地不能荒废,种不了粮食还能种豆子,种绿菜,种一切赶得上农时的作物,大家齐心协力咬牙撑过这个灾年,再图明年的好光景。

李治代表朝廷答应了百姓的请求,同时也承诺,朝廷对百姓的赈济不会断,赈灾粮食会发放各村里正,每日以村庄为单位各自领粮,朝廷与百姓同心同德,共同患难,一起撑过这个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