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IF线

不管朋友到底是谁,刘嘉愿意用真金白银买下他手中的发明就行。

他认真折腾这么久,还真没往赚钱那边想,只是想要达成一种成就感。

既然她说是用来飞跃大西洋用的,那岂不是名利双收?

无线电爱好者把技术卖给刘嘉后,刘嘉发现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个电台实在太大了,为了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飞机上装了好多求生设备、食水,实在放不下这么一个大的。

于是,还要进一步的技术攻关,让它变小,同时还要改成电池驱动,以及电池也得再小一点,容量再大一点……

折腾电台的过程中,刘嘉庆幸自己没想着穿越过来就改变世界科技树,所有的发明都要建构在基础工业体系之上,那真不是谁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情。

由于emma玩具小汽车的热销,让其他需要用电池的产业领悟了一波便携式的快乐,金钱推动了几家电池公司科研进度的进步,他们在将电池体积减半的同时,增加了百分之百的电容量。

目前短波电台可以使用10小时。

反正又不是搞直播,只要每小时他们打开电台,说点什么,再关上,电力可以支持他们完成一整趟行程。

不如他们路过每个座标城市的时候就说点什么,比如“下面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刘嘉想起奥运会的重要收入来源——转播权。

只是不知道现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家广播电台,其中又有多少家愿意花钱买。

锦儿效率很快,很快收集到了欧美大多数国家拥有广播电台的数量。

地球上的一切变数,似乎都喜欢扎堆发生,最远到寒武纪大爆发,近到1994年全世界优秀电影群雄争霸,就连广播电台的建立都是这样。

1920年11月,美国kdka电台第一个正式开播,紧接着伦敦2lo广播站开始每日广播,然后德国、法国、荷兰相继成立电台,法国最内卷,把埃菲尔铁塔变成法国广播电台的天线塔。

结果仔细一打听,法国广播电台现在还在筹备测试阶段,没有对外广播,现在收音价格昂贵,不是所有人家都拥有,因此他们特别不着急。

根据刘嘉从沙龙上听来的消息,某位女士的丈夫就是在这个筹备期的广播电台工作。

每天早上九点出门,九点半到座位上,慢悠悠地洗杯子泡茶看报纸,跟同事们聊聊昨天的赛马或是某些球赛。

中午十二点午休,午休时间属于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内。

下午三点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做一些已经不能再拖的事情,然后思考晚上会吃什么,要不要给太太带束鲜花回去,带什么花好,去哪家花店买……

六点准时下班……或者说,提前五分钟再去洗个杯子,上个厕所什么的。

刘嘉觉得起飞的地点是巴黎,要是法国广播不能播,那效果就差太多了,毕竟其他国家只是凑热闹,法国除了凑热闹,还有民族情绪在里面,对刘嘉来说,法国人的民族情绪代表着她能高效带货。

于是,她托层层关系,找到负责新闻宣传的部门,询问在测试期间是否可以对外广播飞越大西洋的新闻广播。

“哦,抱歉女士,您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这不合规矩,国家电台需要拿到运营执照后才能以正式呼号进行广播,本着对听众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认真严格地调整整套设备,以确保我们的民众在收听时不会出现任何故障……”

一通官腔打下来,简单翻译为: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行吧,刘嘉也没指望能让法国人突然变成精神小伙。

她早已准备了第二手方案,顾宗华帮她找到关于成立私人电台的资料,只要经过特许,个人是可以对外广播的。

此时,落榜美术生还没有发力,全世界各个宣传口都没意识到广播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于是,审核条件非常简单,只要家世清白,没有里通外国的嫌疑,以及找到四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法国人担保,就可以开立私人电台。

顾宗华已经在咨询的时候,顺便申请了“法国快乐电台”这个名字和呼号。

并且在申请的同时,就去找了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帮忙加快审批速度,否则以法国人的工作效率,可能波兰再一次从地图上消失,他们都还没审批完。

电台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收音机从哪里来,现在的收音机价格贵的要死,毕竟几个国家的电台才出来两个多月,法国自己的电台还没正式开工。

就算开工,也只是放一放音乐会。

买得起收音机的人家稀罕从信号拉胯的收音机里听音乐会?

巴黎的高贵人士当然是穿着礼服去听现场。

就算离得远懒得动,也有质量更好的留声机可以享受美妙音乐。

买它完全没有意义啊。

而且还长得那么难看,放在家里不能增添丝毫美感。

刘嘉找到巴黎可以生产收音机的厂家,他们现在都在做留声机,对收音机的生产计划安排在1921年的年底,因为国家电台预计到那个时候才会开播。

他们不想打破现有的生产计划,他们也不相信刘嘉的私人电台能有什么发展前景。

离总统大选还早呢,天天除了播赛马、股票还能干什么,这些消息在更便宜的报纸上都能看到,电台一点竞争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