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团聚

忙的一塌糊涂。

连平静,下江过来的工厂,也交给吴蕴初,陈宏,方液仙牵头,组织迁川互助商会。

在尹昌衡的协助下,选址,落户,开凿防空洞建设。

兼任重庆市长的潘文华也在重庆疯忙,中央大学到了,还带来了金陵女校,还有上海,江浙的几所大学。

师生们带着对华夏命运和自己前途的忧虑,拥挤的栖身在重庆附近的临时住所里面。

川军主导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撤退,看的国府目瞪口呆。

这不仅是功劳跟荣誉,更是人心,不能让刘湘一个人得去了。

未来西迁这个群体,注定是民国未来声音最大的人群。

如梦初醒国府派出林继庸等十几位官员,陆续组成西迁以及西南复学,复工委员会。

再次在上海展开动员,动员企业西迁。

明明国府想把这些厂子前往长沙,可是人家更想来四川。

不得已,国府把贺国光的名字,加入了委员会,还负责协助西迁后,没有厂房的工厂购地安置。

周小山意外的发现,冯天魁的四姨太,西安事变以后,被贺国光撤离的山羊春妮,居然也在这个委员会里面,带着部分江浙的企业主,在永州勘察工厂地址。

她很认真,尹昌衡搞不定的事情,亲自跑去永州城防司令部,拉着冯天魁就地解决。

最让她目瞪口呆的是,民生公司租用大型轮船,代替了宜昌段以下的河运,极大的扩充了运力。

不仅宣布运费仅涨价他们在境外投的船只保险费,而且给四川再次运输了几百万吨的大米和面粉,在永州码头的小火车站下船后,往南江,巴中,疯狂疏散。

在悲愤的发出庐山讲话以后,蒋介石看见抗战的大势不可逆转。

终于在八月,下了庐山。

八月初,刘湘再次被召集到南京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