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选择

我是明末搬运工 茈茵 1111 字 2022-09-09

眼下有四个选择,一是帮李自成争夺天下,捞一份功劳;二是帮崇祯力挽狂澜,建功立业;三是襄助皇太极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四是谁都不帮,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首先排除李自成,他在包围北京城之后还向崇祯提条件,只想要军饷割地为王,可见李自成没有雄心壮志;攻进京城后,不积极统一战线对付虎视眈眈的清军,反而是大搞追赃助饷,把地主官僚逼到对立面去,可见李自成没有深谋远虑。

既然李自成不是成大事的人,再去投靠他,也没有意义。

其次,崇祯跟李自成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用得着你的时候,崇祯可以对你倾其所有;

让他失望的时候,崇祯也会对你恨之入骨。

崇祯继位后不久,任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夸下五年复辽的海口,要求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全力配合他,崇祯全部答应,还收回辽东经略王之臣、大同总兵满桂的尚方宝剑赐给袁崇焕,几乎倾尽全明朝国力支持袁崇焕……

结果,一六二九年后金军杀到了北京城下,最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卢象升战死不说,他的家人连续两年请恤,都没有允许,直到杨嗣昌剿张献忠失败自杀后,朝廷才赠卢象升太子少师、兵部尚书……

孙传庭先是俘虏闯王高迎祥,后击破各路农民军,再和洪承畴一起伏击李自成,几乎让李自成的军队全军覆没。

由于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崇祯降旨不准孙传庭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

孙传庭因跟杨嗣昌主见不合以致气到耳聋,无奈之下引病告休,杨嗣昌从中作梗,崇祯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他囚禁,以待判决。

在孙传庭被关监狱的三年内,李自成从十几个人发展到了几十万上百万人马。

一六四二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围攻开封,崇祯从监狱中提取孙传庭,火急火燎地令他率劲旅往援开封,催逼孙传庭仓促出战,以致兵败身死,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

总之,李与觉得崇祯不仅生性多疑,刚愎自用,而且刻薄寡恩,求全责备,就算能够他的赏识重用,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如果能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或许还能够自保,一不小心就可能脑袋搬家,性命不保。

与李自成、崇祯相比,皇太极倒是算得上英主,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明,还有吞并中原的野心。

不过,李与心里没办法接受,抛开中华近代百年屈辱历史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说,光是清军在中原制造的那些大屠杀,他就无法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