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世之奇才许伯雅

二公今在许县主政,多有繁忙。

但济知许县将为天子迁居之所,日后为天下中枢;

扩城池,筑殿宇,迁民以充城中之民,使天子安居;

今梁国鄢县黎民三万,因火焚城,俱无安居之所,若建新城,费财劳民,且时长日久,恐一时不能成;

济知许县需人口劳力,今欲将鄢县三万民众,迁往于许,充其人口,富其劳力。

而迁移之民所困,皆于田粮;若使其安居,需以二者应之。

待百姓归许,若需百姓修城建殿,当以粮食允之,出力多者,多其粮;少者,则少其粮;如此,迁移百姓既得活路,修城建殿亦得其力。

文若可再令多出百姓于城外开垦荒地,以土地为酬,但其开垦所得,俱由百姓自己。

而开垦之时,可由官府租用开垦农具,以来年收成一二作为租借所费,到时交于官府。

如此百姓无开垦之虑,必能用心用力耕作;而许县官府,亦能增民加粮,岂不两美。

济料若行此举,迁民之事,必不会生出大乱,还望文若、子扬虑之。

伫候明教

许伯雅笔。

建安元年四月廿七。”

刘晔又将许济此信看完后,口中叹道:“许伯雅不愧为那荆州庞德公所评‘才策谋略,世之奇才’之名。”

…………

……

而此时的睢阳,许济正独自坐在国相府中发懵,因为此时许济也听闻了荆州名仕庞德公给自己的评语。

许济很是疑惑,自己怎么就上了庞德公点评的名单。

这庞德公可不是一般人,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司马徽的“水镜”,皆出于他口。

而且诸葛亮这“卧龙”感觉有点像是舔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