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被派到南斯拉夫采访,5月7号晚上,本来我应该在大使馆休息的,忽然,我想去外面转转,拍一拍当地人的晚间生活,然后路上车胎爆了,一直拖到深夜都没回去……等我离大使馆还有一条街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巨响。”
说到这里,周澜轻轻叹了一口气:“邵姐对我很好。”
之后,周澜被调回国,第二年加入了央视新开的《纪录片》栏目,后来《纪录片》变成了《见证》,三年后,《见证》被安排在23:25分播出。
“我们当时的栏目编导说,那个时间大家都睡觉了,才首播,人还没醒呢,就重播。没有广告,就是纪录片。我还让陈制片去跟总台领导说说,就算首播不能换时间,重播也得给个白天吧,那个时间连鸟都不拉屎了,还不如改名叫见鬼得了。”
“陈制片?陈晓卿?”这是路菲菲唯一知道的纪录片制片人的名字。
周澜点点头:“对,你也认识他?哈,他很有意思的,喜欢到处吃好吃的东西,我们几个同事也经常一起被他叫着一起去,他儿子那个时候还很小,问我们为什么在电视上看不到他爸爸的节目,我跟他说:你爸爸是电视台看大门的。哈哈哈,他真的信了。”
“我想要拍美食纪录片的想法源头,也是来自于陈制片。《纪录片》还没改名叫《见证》的时候,他就申报了美食纪录片的项目,三次!我记得很清楚,整整申请了三次,台里每次都回复好好好,但是没钱。
什么没钱,就是觉得这种题材没必要扶持呗。那个时候的纪录片,全都是大开大合,大格局大山水,什么运河、丝绸之路、长江、望长城,全是文化宣教,跟上课一样。又不有趣,又不猎奇,又离生活很远,观众根本就不想被上课,现在呢,就不行啦!”
周澜说了许多对总台审批现状的不满,还有重重叠叠的冗余制度。
所以,她就算没有拉到赞助,也决定出来了,打算一边拍,一边想办法拉广告赞助。
周澜笑道:“我正打算先把东西放回家,就去找你,没想到,在门口遇上,真是很有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