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对此,明玉也没有辩驳太多,只是柔声道:“人心有情,情和意念都是一种力量,所以‘信’是有力量的,教看不到方向的人去相信,让在痛苦中无法解脱的人相信,比起打破希望的清醒,有时候,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善意、一份慈悲。”

慈悲慈悲,无悲心,何以慈怀?正是因为人世间的痛苦不得出,才给乱世中如蓬草一样的人一根火柴的幻想,聊以慰藉。

“只是,你自己要想清楚,你求的是人间的一隅安宁、自我沉浸,还是走出一条通往真、道的路、坚定无悔。”

那因全家在战乱中丧生,孤身跟随路过的师父做了道士的修者无言,向对方行了一礼,而后道:“适才我听道长说,内外兼修之理,以五德居五脏,去心中杂念,培养胸中清正之气,此理融合儒家德义浩然之说,是为‘养人’、‘养性’,可如今乱世,道消魔涨,见世间荒唐逆德人事,我心中嗔恨难消,杀心顿起,悖逆贵生之德,又该如何去此杂念呢?”

这已经不是道理之论了,而是问她这些“修养自己”的道门法诀,讲的都是清净自然,该怎么在乱世中守住道心安定。

明玉依旧柔声含笑,道:“人身如土,气流是水,水土和谐才能养出自性,你若觉得心不定,那就去解决让你不定的缘由,直到五德归位,内府恢复平静,以顺心中之气,和合水土。”

修者沉默了片刻,缓缓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不可因贪嗔之念起杀心,却可以为了平顺自身的五德而消除外魔?这有什么区别?”

明玉歪了下头,道:“若你起逆德之心杀人,是意念不定,杀人后你会觉得愤怒、欢喜、恐惧,不利于修行,若你顺应心中五德去消弭外魔,那杀人后,你只会觉得心中平静。”

“你所求的不是杀人,而是平静,心若不静怎得自在?咱们修道就是修天人之道,顺自然之理,生老病死、万物生杀本就是天理,又不是佛家有杀生大戒。”

修者沉吟,他解下腰间长剑,双手执剑握拳,又行了一礼:“道行唯微,言语轻浅,不若起而行之。在下龙门支脉、明霞洞弟子,道号平阳,向明玉道长问道。”

道理说通了,谁都能懂,但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很多人即便走在这条路上,也不知前路通往何方,这才是“开山”的意义,因为“山”的存在,让来者见到它的方向。

那些留名千古的宗师们,就是这条路上的道标,让所有有心和他们同路的人,能一问前景。

而在这武道昌盛的世界,他们展示道路的媒介,就是武功。

明玉从讲坛的蒲团上站起了身,她没有取剑,只是向他展开了双手,示意以拳掌回应。

平阳子是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道人,他骨架颇为宽壮,就是身上没什么肉,显得人很瘦,其实脚下很稳重,并不是轻灵的路数。龙门一脉是当年全真道丘处机真人所创,其师王重阳提倡修道当去酒色财气,断绝尘缘,出家在观,自全性命,这一脉的剑术也因此冷至无情。

他见明玉不用剑,微微皱眉,心道自己不能逞兵器之利,就要换一把木剑来。

明玉却摆了摆手道:“不必换木剑,利刃在手,才能杀心顿起,若用木剑,你的杀气就天然淡了几分,而恰好,我这是一门最擅‘化解’的拳法,来。”

二人走到殿外的广场上,身后乌泱泱一群人跟了出来。

其中和平阳子相熟的,不由为明玉担心道:“明玉道友虽然道法高明,毕竟年少,江湖经验少,要和平阳子交手,他年少时可是遇上过大灾,与魔门厮杀出来,明玉道友不用兵刃,只怕要被剑气所伤。”

也有人劝解道:“只是为了从武功里见道,又不是争生死胜负,平阳道长会手下留情的。”

反倒是年纪更长的老道士们老神在在地看着,并无异色,有脾气直率的,拍了一下手边弟子的脑袋:“果然该带你出来见见世面,你以为‘道心’是什么?”

“别说话了,好好看着。”

道心是什么?道门如今很多弟子都觉得,这是一种力量,在玄门功法中练成的纯净真气,或者一种更抽象的心智、意念,因为懂的多,明白道门之理,所以有了这样一种意念的力量。

明玉双足站定,双手抬起,微微环抱时,山中忽然风起。

平阳子执剑在手,他修龙门剑法四十余年,自从入门后,每每以剑斩却自己的杂念,师父对他说,当他心无杂念,自然清净时,就入道了,入道之人就能看破世间诸兴灭苦难,知道人的来处去处,向天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