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盛世之兆

晋击天下 湘南笑笑生 2168 字 2022-09-06

这就是桓温心里最终做的决定。

………………

江北四州之地的局面逐渐稳定了下来,大量的土豆、红薯种也早已运到了兖、青、徐三州之地,已经开始了第一批红薯和土豆的种植,眼看即将丰收。

对于豫州东部、兖州、青州和北徐州的百姓们来说,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这下半年来,州郡县的官府、大将军府的幕僚,还有官兵们,纷纷下到乡村来,不但亲自送来仙豆和仙薯粮种,还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种植、施肥、打理和收获,以及如何食用和储存。

虽然由于三州之地的士族之乱,使得土豆和红薯的推广种植,比起司马珂预想的慢了许多,三州大概只有三成的百姓赶上了这最后一季的种植,但是已经解决了三成的百姓的肚子问题。到了明年开春,再来一波耕种,三州的百姓便将不再缺粮。

至于今年的这个冬天,只能从豫州再运送一部分麦粮、土豆和红薯,从水路和陆路分别进发,以解决三州之地的百姓过冬之患。好在中原之地,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马平川,水路并行之下,运输成本倒也不算太高。

这三州的百姓,他们在以往的每年的秋冬之际,都是遇到官兵和羯人前来劫掠,导致食不果腹,不知多少人因为饥寒,没有熬过去连野菜都被抢光了的冬天。却不料在这个冬天,不但官府协助他们种植新的粮种,还从别处运来大量的粮食发放给他们,帮助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这在千年来的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事情。

在这个冬天里,黄河以南的四州百姓,到处是一片欢腾,大将军、西阳王司马珂,也成为了黄河以南四州所有百姓心目中的神。

不要说那些百姓感恩戴德,就连那些对司马珂心存怨言的士族,也不得不自心底对司马珂发出一声赞叹。

不得不说,这种在后世最新研究出来的土豆和红薯品种,简直就是活人的神物。虽然经过几代之后,亩产量比第一代低了许多,但是依旧能保持早亩产五千斤以上。经过两三年的推广种植,洛阳一带,加上荥阳和豫州南部诸郡,一年的土豆和红薯的种植,便已足够养活整个黄河以南四州的百姓。所以司马珂才有底气,将大量的粮食运送到各州。

除了支援其他三州,避免百姓饿肚子以外,还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豫州诸郡的土豆、红薯已经泛滥成灾。百姓们这些年饿怕了,拼了老命的开垦荒地,拼了老命的种植土豆和红薯,导致各镇各村,土豆和红薯都是露天摆在地面,根本没地方储藏。不知挖了多少的地窖,都已经装满了。

好在百姓们终于明白,有了这种产量惊人又生存能力极强的粮种,饿死人的情况恐怕难以再出现了,于是开始计划降低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增加小麦的种植。

同时,棉花的种植已经在逐步推广之中,预计再过两三年,便可以在整个中原之地推广开来。虽然中原之地种植棉花的产量远并不是很高,但是棉花却是御寒过冬的神器,增强百姓的生存能力,同样也是增加人口的神物。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百姓在修建猪圈,家家户户都准备养猪,以消耗这多余的粮食,同时增加肉食的补充。

与此同时,司马珂为了改善北伐军的体质,专门调拨一批银钱,派专人到各县定点收购生猪,用来补充将士们的肉食。这样一来,百姓的手中又多了一部分可以支配的银钱,手中的银钱又可以用来消费,促进商业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司马珂穿越之前出身于农村,他心中知道,其实土豆和红薯,还可以用来做出很多的食物,甚至还能酿酒。只是这些年来,一来公务过于繁忙,二来担心百姓吃的不够,故此没有推广土豆和红薯的一些食物制作方法。

如今这些多出来的红薯和土豆已经沦落到养猪,甚至露天腐烂,是该推广新的食物制作方法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当百姓有多余的粮食用来喂猪,也宣告着,汉人的盛世即将到来。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