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铁壳雷 抛石机

这个速度,王明已然相当满意。

一天七十颗,一个月就是两千来颗,这样的产量,在明朝已是十分先进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南明工器局,因为管理混乱,外加效率低下,一个月也就能制个几百颗,还多是粗制滥造之货。

相比之下,王明的九江城中,制造速度与产量,皆是远超这个时代。

三天后,王明亲自去铁壳锻造工坊视察。

他欣喜地看到,在同知蔡确的安排下,整个车间已然井井有条,从筑模,到打铁,到划片,到组装,皆是极有秩序。虽然是在工坊之间打造,竟也有如现代的流水线般,从起始到终结,皆安排得十分妥当。

不过,在王明看来,现在的工坊,还有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可以引进一种用来代替人力的水力锻锤。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各处的锻造坊中,每台锻炉边上,往往都会设都有一台水力锻锤,锻锤下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是生铁与石子混合浇铸的基座。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这些锻锤都是分别由一座大型蓄水池供水控制,有专门从河里修建的导水通道,引水入蓄水池,等积水量到了一定程度,便可举起锻锤击打。击打下去后,很快又重新蓄水,这样一来,整个水力锻锤可以循环反复地进行下去。

据英国资料记载,在水力锻锤出现后,铁匠们再也不用一锤一锤对生产物件进行人力敲击,其生产速度,加快了将近十倍!

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不过,现在九江城中,因为外面皆被左军围困,王明没有办法在河岸边建立工坊,故这项改进,还只能在将来合适之机,再开始进行。

王明犹在沉思之时,旁边的同知蔡确,却向他提了个小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