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比如刘山,他也暗搓搓的欣赏女知青,想要找一个女知青当对象。不过他并没有明确的暗恋对象,只是有这么个想法。他总觉得这些知青都读过高中,显然比乡下的姑娘脑瓜子聪明,将来结婚了生下的孩子也更聪明。

刘山他娘总念叨什么“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要擦亮眼睛,仔细挑选,给他找一个聪明能干的媳妇。

刘山见过下乡的知青后,就有了娶个知青回家的想法,觉得她们不仅长得白净,也更聪明更有文化。

当然,这只是他模模糊糊的想法,并没有付诸实际。

因为村民和知青之间存在着无言的隔阂,年长的村民也并不支持自家的儿女去找个知青恋爱结婚。因为大多数知青都不擅长干农活,连自己都养不好,还需要各自家里的补贴,过日子过得磕磕巴巴的。在村民看来,这些知青身娇体贵,虽然家里也有钱,但并不是能在乡下长久过日子的人。即便他们留在乡下结婚生子,也很难充当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将来他们能够回城,也未必愿意带着乡下的妻子或者丈夫一起回城。

总之在这些生活经验丰富的老农民眼里,这些知青就代表着麻烦。

刘山当然清楚自家爹妈的想法,所以他的想法既未付诸实际,也没有特定的去倾慕哪一个女知青。心里虽然有那么点念想,但现实里反而离得远远的,并不靠近知青们。

苏玉有了生活危机,想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结婚——结婚后就有丈夫养着她了。

可是她在男知青里寻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主要是都下乡好几年了,这些知青们也都了解了彼此的底细。

能干的男知青也愿意找勤快和愿意上进的女知青谈恋爱,考虑到将来回城的问题,最好是能找同一个城市来的知青,将来回城也不必因为现实原因而分开。

而苏玉既不勤奋,也不上进,也不像有些爱读书的知青那样有上进心,总之并没有什么非常突出的优点。至于长相,也就是圆圆的脸蛋,还算清秀的五官。绝不难看,却又没有好看到吸引那些出色的男知青,让他们忽略她的种种现实缺点。

至于不能干的男知青,自己还需要家里的补贴,又能怎么补贴苏玉呢?

因此在知青的圈子找了一圈之后,苏玉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过去没有考虑过的刘家村的村民们身上。

刘家村适龄的年轻人很多,不过乡下人结婚早,因此未婚的,并且家庭条件还不错的,排前两位的就是生产队大队长的儿子刘建军,以及家里只有三口人,三口人都是壮劳力的刘山。

说起来当然是刘建军的家庭条件更好,因为生产队大队长是有工资拿的,而且还有点权力,可以决定村民的工作分配之类的。如果苏玉嫁给刘建军,就很容易拿到打猪草喂猪之类的比较轻松的工作了。就像刘建军本人,因为家庭条件好,他就不怎么下地,只干一些轻松的工分少的活计。

至于刘山家,就纯粹是卖力气干活了,但是一家子都勤奋能干,刘山又时不时的能弄到一点猎物,因此他家也有些积累出来的家底。

苏玉考虑了一圈,觉得大概只有这两家的生活条件,才能不介意娶一个不能干活的懒媳妇,让她能继续的混日子。

然后在刘建军和刘山之间,她犹豫了一番之后,还是选择了家庭条件略差的刘山。

因为刘山长得高大健硕,英俊挺拔。而刘建军则是个矮敦子,个子在青春期没有长起来,只有一米六几。

苏玉虽然想给自己找一张长期饭票,但是她除了想少干活,能吃饱之外,倒是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追求。因此她没有选择家庭条件更好的刘建军,而是非常颜控的选了长得更好的刘山。

第147章

刘山自己本身就对女知青有些想法, 然后苏玉又那么暗送秋波了几次,他们两个就算是看对眼了。偷偷摸摸的谈起了恋爱。

苏玉是担心这恋爱万一失败了,婚事成不了, 将来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婚姻行情,所以才对外保密。刘山则是担心父母反对他找个不够勤快能干的女知青,打算等他们感情稳定之后, 再和父母摊牌, 然后结婚。

因此,他们才决定暂时保密, 偷偷摸摸的在小树林里见面,刘山平时还想方设法的贴补苏玉,或者是帮她干活。

在苏玉和刘山的恋爱渐入佳境之际, 有一个叫做宋芳芳的女知青忽然插了进来。

宋芳芳在女知青中, 属于勤快能干,颇有上进心的那种人。而且她长相漂亮,擅长交际, 在知青中的人缘也很好。比苏玉出色的多,是男知青也会考虑作为结婚对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