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作为首辅,虽然开始有提名各部院尚书都御史之权,但王锡爵只是行政上的首席大臣,不能想发多少债券就发行多少债券,而需要经过大明中央银行的审定。
而大明中央银行的司银使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
所以,这也算是一道防范的程序,也让保守之人能够心安不少。
不过,朱翊钧开始让内阁首辅有提名各部院尚书之权,也算是提升了内阁首辅的权力。
这意味着从制度上,六部尚书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中央官衙主官要由首辅提名才能升任。
这样的话,这些部院主官就会直接成为首辅自己人,至少是执政理念一致的人。
如此一来。
首辅不用再担心六部掣肘,尤其是吏部掣肘。
科道言官也不能说首辅是以权谋私,欺上瞒下。
因为首辅是用天子给予的正当权力提名的部院尚书,而不是私下交易唆使皇帝下的命令。
总之,以前首辅只能通过见不得光的权术手段才能让部院配合自己做事,现在变成了首辅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按照朱翊钧给内阁首辅的提名之权具体操作流程是,如果一部尚书出缺,吏部需要将选好的名单交给首辅,由首辅提交给廷推大臣一起廷推,在廷推出主陪名单后,再由天子钦定,或者是首辅授意吏部将几个人适合做吏部尚书的名单交给廷推大臣一起廷推,在廷推出主陪名单后,再由天子钦定。
在以前,要是遇到一部院大臣出缺,吏部尚书负责选一些合适的人,交给廷推大臣一起廷推,廷推出主陪名单,给天子钦定。
所以,朱翊钧这一改革,相当于把原来属于吏部尚书的权力分给了内阁首辅。
吏部尚书真正在制度上变成了内阁首辅的下属。
虽然吏部尚书仍然有权力,负责海选可以担任某一重要职务的大臣,但交到廷推让整个朝廷廷推大臣们一起推选的人员名单却要首辅筛选然后提名才可。
历史上的万历中期以后,相权不明导致整个官僚集团内斗严重的主线斗争内容就是内阁和吏部的争权。
原因就是,在历史上的大明,吏部尚书不是内阁首辅的下级,推谁为尚书,不需要关白内阁首辅,只向皇帝奏禀就是,这让很多时候,六部尚书就不是跟内阁首辅理念一致的人。
然后,内阁首辅的处理意见,六部就会驳回,直接面呈皇帝要求用别的处理意见,造成内阁首辅在吏部尚书强势时会没有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