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回道。
朱翊钧听后道:“甚好!能有如此成绩,当封爵。”
朱翊钧这么一说,让在场公卿颇为惊讶。
“怎么,诸卿不认为这样的技艺成就当封爵?”
“诸卿皆是明白人,应该清楚,天下诸夷因何畏我中华,本因就在于我中华对天下之理的掌握一直在他们之上,而这个理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器物的进步。”
“器物一旦确定大的进步,对内可安黎庶,对外可慑诸蛮,这是昔日先生在遗书中实事求是的考证本族文明之进程后总结出来的,无论是铁的出现让耕作和作战更易,以至于匈奴最终被灭,还是曲辕犁出现使南方变成富贵之乡,以及火器出现,让我大明总算可以不畏胡虏骑射,都在说明,这技艺上有大进步,是能对社稷产生大功德的。”
朱翊钧这时侃侃而谈起来。
诸公卿也都只得回道:“陛下圣明!”
不过,这时,王锡爵还是起身奏道:“诚如陛下所言,技艺之进步,是利国利民之大功,当予以旌表,此为如今国朝推崇新礼,就因为旧礼不循实际,轻视了技艺,而视其为末技;但本朝实在是人口太多,所以多数作坊工场所产之物,依旧托于百姓人力生产,而百姓如今好不容易因为陛下仁德而免徭役和减赋税,可以开始靠勤劳积攒财富,所以如今若骤然将这蒸汽机用来代替人工,臣恐反不利于惠民宗旨。”
第673章 陛下志向不小,故不准腐儒安逸
朱翊钧听王锡爵这么说后,没有觉得他说的不对。
因为大明的确是有太多人口。
尤其是,只能通过付出最基础的劳动力来获得收入,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百姓太多。
甚至,受教育程度高的精英阶层,大部分也都是儒学经学这类人才。
技术类人才与创造性人才相比于整个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讲,占的比例还是太少。
所以,这就造成民间提升技术的动力很缓慢。
“王卿说的是,如此看来,要想蒸汽机改进了纺车后,能真的利国利民,还是要朝廷主动干预,不能指望民间各大作坊工场自己出现特别需要蒸汽机的时候。”
朱翊钧这时也就说了这么一句。
腐儒们常主张的一个治国理念是与民休息,即希望朝廷尽量不折腾,相当于后世所谓的自由经济,主张将一切交给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一切。
腐儒们认为,这样做的话,国家自然会富强。
但实际情况却是,这种方式对于大一统的华夏诸王朝而言,在初期是效果显著,但到人口爆炸的中后期,会因为人口爆炸而很容易让整个帝国的生产技术处于进步缓慢甚至停止进步的阶段。
以致于,会出现因为人太多,不得不淘汰已有技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