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求安求稳之心,甚至大于追名逐利与害人之意,故这种现象难以避免,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越是地位高,越是想求稳,就越是喜欢和光同尘。
而这也就需要一些年轻敢言的官员来任言官,没事提提意见,在快要死气沉沉的官场上折腾折腾,防止整个官僚集团过度和气到藏污纳垢、进而一起腐败的地步。
这也是为什么乾纲独断如朱元璋,宁废丞相也没有废言官的原因。
就是因为,言官他虽然会难免也让皇帝有难受的时候,但也会让很多掌权的高官难受,且让高官难受的次数更多,而让朝堂不敢太安静,乃至因为无人批评,而导致真的身边全是赞美,进而一个个都完全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做出很愚蠢的事。
所以,朱翊钧也就没有废弃言官,反而更加重视言路的建设,也就会专门见一次新补的言官,而鼓励这些言官要敢言,但也引导他们要言之有据,同时警告他们不要把带俸发言这事,变成刷名声故意搞乱朝风的个人秀。
另外,朱翊钧见见这些新补言官,也是对新的一批言官有个初步了解,真有不适合的,就会在其还没开言之前,就调去别职。
“启奏陛下!”
“臣劾元辅申时行任人唯亲、操纵铨叙之制!”
“因为这些行为,已经使得党馨、曹子登等祸国殃民之辈被廷推而出,更令许多府尹知县等亲民官名为考成所选,实则皆有非其党而不得膏腴之地为官之弊;还使得科道,无一言官敢言陛下出京靡费内帑太过之弊。”
“具体操作便是,申首辅主动不与任何京官为敌,还主动调和他们之间矛盾,承诺都会按照资历轮到阁臣公卿之职,但前提也是这些京官不与地方官为敌,也论资排辈,进而使考成法名存实亡,而亲亲相隐之弊大生,毕竟若论了解资历,自然是自己身边的人的资历最是了解,而未曾熟悉的人,在一州一县待了多少年,不是自己人谁愿意去主动问一问?”
“如此一来,岂不就名义上不结私党,但实际上早结私党于天下?”
“故臣认为,他申首辅包藏祸心,待陛下不诚,至少应当为廷推出来的大臣竟多反叛者贪污者负责!”
而朱翊钧在宣见这些新补言官时,就有一个叫许弘纲的御史向朱翊钧直接递了弹章,且弹劾对象就是当今首辅申时行,还提到了皇帝西巡花费内帑太多的事。
朱翊钧听后微微皱眉,随后则淡淡一笑:“你倒是胆大,辅朕十年的首辅,其间有免马价银免徭役之文治,更有平缅征吕宋之武功,而今更是收复河套,在你眼里却成了包藏祸心之辈;另外,朕花自己的内帑而惠民赏军,有何弊端,难道就因为朕不节俭而多留些于子孙吗?”
“陛下圣明烛照!”
“臣的确是此意,内帑是陛下之私财不假,但寻常人家尚且知道节余财以利儿孙,何况陛下乃天子也!”
“陛下今日不节用内帑,则陛下千秋万代之后,后世之君必会因内帑不足而挪用国帑补内帑,而本朝君父如天,一旦天子执意如此,则无人可阻挡也!”
“至于申首辅,臣说他包藏祸心,只是臣一人之间,陛下可以信,也可以不信,纳不纳皆在陛下。”
“但臣只斗胆进言陛下,无论他申首辅有无此心,如今都当罢也!”
“因为一个人,无论他是不是有意成为权臣,只要他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久了,他就会习惯用他自己的人,使天下皆是他的人,也容易让天下官员只知道他而不知道陛下,因为他只对他自己的人更熟悉。”
“但往往他自己认识的人也会利用对他的熟悉而诓骗他。”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时不罢,将来作恶太多,就只能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