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看在他李氏一门在辽东数次大捷中为国有功的份上,不予牵连;只抄李如槟一方家产与家奴,另只带其首级进京,传于九边!”
“至于宁远侯所奏辽东开边之事,当由政事堂合议一下,由内阁国税司、司礼监、六科、锦衣卫、都察院各派一名官员去辽东,会同辽东巡抚、安东大都督府守护宁远侯议定开边事宜与榷关关税事宜,所收关税统归内帑,作为天子将来赏武臣士兵等金花银使用。”
“如此一来,虽然时下灭缅在即,但却可不用想着挪用国帑做金花银之赏。”
“国帑也就能更多的用来强驿路、增建边城。”
金花银一直是朝廷的一项大开支,而且是不得不花的,因为维系天下各处官兵对朝廷的忠心以及军纪,本质上就是靠银子来维系。
只是皇帝才是帝国军队的统帅,所以这笔银子基本上是由皇帝出。
如今申时行也就主张把辽东增加的利作为金花银,而避免因为战事需要国帑贴补内库。
朱翊钧听后点首:“妥当!内阁度支司和御马监也派一名官员去,同宁远侯一起合议设立辽东商行,以国家、内廷、宁远侯府合本经营辽东商贸,以使中外之货通于边夷,而不以通夷论之,宁远侯府名下现有商贾负责经营,所取之利按分殳分红,亏损也照此分赔。”
分殳就是分股的意思。
明中后期开始,已出现商人资本合伙经营的形式,只是明人很多时候把分股以分殳称之。
所以,朱翊钧为方便让公卿们理解,在这里也以分殳称之。
朱翊钧没有打算把李家在辽东的商贸产业直接拿掉。
那样吃相太难看。
朱翊钧也不想让天下人觉得主动向朝廷让利,反而没好处。
所以,朱翊钧就只是决定让国帑和内廷出钱帮助辽东李氏的商号做大,彼此一起赚钱。
这样也能让辽地将门知道,维持良好的商贸秩序,跟他们的利益也有关系,而不只是为朝廷和皇帝维持商贸秩序。
申时行听后拱手称是,随即道:“陛下,可否对出关的小额商货予以免税之额,可促进汉人小商贩愿意出关,而不再畏惧关外严寒;如此既增加关外汉人数量,也利于活跃关外商贸,降低普通番夷劫掠的意愿。”
“准!”
“你们内阁议一议,免税额度定为多少合适。”
“凡出关者,只要货物价值不超过一定数额,皆可免税,尤其是百姓日用之物而非奢靡的东西,如土布、陶瓷器皿这些,免税额度可以定大一些,既让本国普通商贩更愿意出关牟利,也让普通夷民购买这些商品的成本远低于劫掠这些商品的成本,达到瓦解女真、蒙古诸部上下人心的目的。”
这里的关是指山海关。
山海关以东,即后世的东北一带,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让大量汉人出关,充实边塞,如此才能为将来往北扩疆做准备。
所以,朱翊钧同意了申时行的提议,对出关的普通汉人商贩给予适当的免税。
申时行听后便拱手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