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不是五代以前的那种养有大量部曲,且在一州一省之地,有绝对控制权的真正世家。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富庶地区,光一个县就有好些个士族。
关键,这些士族还都是貌合神不合的,互相争水争田。
哪怕同宗都要想着吃绝户、争族产。
以致于,只要县令有手段就能制服这些人。
而让一个外地来但拿着朝廷钦命的县令,可以成为真正的百里侯。
而表现在朝堂上,就是各地的士大夫,为争进士名额,为争朝堂上各类实权官职,而暗自角力,互相争斗内卷。
这种争斗在大明初期就开始出现,如南北榜案。
而在大明后期,也愈演愈烈,出现了浙党、楚党、东林党、晋党,各种代表地方利益的党。
后面,还演变成阉党和东林党,从而使许多文官为了内斗成功,都愿意认魏忠贤一个宦官为干爹,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可以说,大明地主们因为势力太分散,也就没有敢跟朝廷叫板的实力。
因为一旦哪一豪族造反,同乡的豪族并不是响应,而是积极向官府举报,而希冀可以通过立功来吞并造反的豪族的家业,且从朝廷哪里获得更大的权势。
甚至,他们因为已经远不如汉唐时的世家那么强大,所以抗危机能力弱,也就反而害怕动乱,且求安稳的心态,还远大于兼并扩张势力的心态。
很多时候,这些地方豪族也就还会主动替朝廷去维持一个地方的安宁,乃至主动替朝廷镇压造反者。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地主造过反,比如崇祯时期,江南就有生员组成的白头军造反。
结果,当地的士族不是响应,而是奋力替朝廷围剿白头军,哪怕当时的朝廷已经没钱,他们自己出钱出力,也要替朝廷剿,以保证江南的安宁。
再如,晚清时期,曾国藩为了替满清弭乱,不惜一切代价地屠两江百姓,甚至后来也为了避免内乱,主动交出自己的兵权,为满清统治者做牛做马。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地主们不喜欢动荡的表现。
所以,现在他们在明面上只能配合朝廷,不敢跟朝廷掀桌子。
“张江陵这是瞅准了士大夫不敢反自己的朝廷,才敢这样作威作福!”
幕后策划此事的某阁臣,此时,就对后面没有去伏阙的朱南雍,低声说了起来。
“阁老说的是,本来以为两宫太后能压得住他,没想到两宫太后也不能!”
朱南雍道。
“如今看来,还是只有等天子将来亲政后再说!”
这阁老说道。
……
朱翊钧也在为自己将来亲政后,怎么保全张居正、怎么保证,改革派的基本盘,不因张居正将来的离世而崩盘,思索对策。
朱翊钧知道,现在其实无论是支持张居正的,还是反对张居正的,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