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页

一开始其实没人觉得怎样。这已经十一月的天气,寒气重,太子年龄小可能就是感染个风寒,喝点汤药躺几天就好了。但当太医给胤礽把脉之后,这种悠哉的心态全被打碎,一夕之间脸色大变着让人紧锁门窗并派人去禀告皇上太子的病情——这不是风寒,是天花。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立即引起了轩然大&iddot;波,毕竟谁都知道,天花这种毛病是会要认命的,一个不好太子就会夭折在这里了。若是太子折了,那储君之争可就热闹了。

和旁观者不同的是康熙,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甚至失态的打翻了墨砚,呆愣了一下才猛的回神看向来上报的太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事情:“你刚刚说,保成得了天花?”

跪在地上的太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额头贴着地面战战兢兢:“回禀圣上,太医的确是这么说的。”

天花?天花!

无力的往后跌坐在椅子上,康熙发现自己竟然感到了害怕,明明这并不是他第一个失去的孩子,为何他还会害怕?低笑一声,笑声掩不住苦涩,康熙此时才敢承认,他早就从局外人成了局中人。既如此,那么保成就不能死,那个孩子不能死!

“起驾,朕要去看看保成。”

这句话让所有人脸色都变了,谁都知道天花那是会传染的,纵使得病的是太子,皇上去探望也是万万不可以的。奴才们面面相觑后,梁九功率先站出下跪叩首:“请皇上三思啊,皇上,奴才……”

“没听见朕的话吗?朕说,朕要去看保成。”

后面的话梁九功已经说不出来了,他照顾康熙那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康熙,尽管喜怒不形于色,但从那双眼中,他能看见其中刺骨的寒意。他清楚的知道,这个时候谁敢再多说半个字眼,皇帝定不会轻饶的。

微颤颤的叩首,梁九功起身,尖着嗓子喊了一声起驾,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去了胤礽住的地方。没有去管站在门外跪地拦阻的奴才,康熙伸手将禁闭的大门推开,一步步走进去,直到走到内室,他看见了躺在床上没有动静的小孩,脸色苍白气若游丝,和昨日他见到的判若两人。

“皇上?!”

太医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康熙,惊慌之下连忙下跪请安。和奴才们的害怕不同的是,太医们知道康熙是不会被传染上的,因为康熙小时候也得过天花,得了一次就不会得第二次。

挥了挥手免安,康熙的视线直勾勾的落在昏迷的小孩脸上,每一次呼吸他都看的仔细,就怕下一次断了:“保成怎么样?”

闻言,太医们愣了愣,最终只能据实禀告:“回皇上,恕奴才们无能,现在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若天花这种毛病能够确定被治好的话那就不会那么令人恐惧了。

出乎太医们意料,康熙并未因此动怒,他只是在床头坐下,帮着胤礽掖了夜被角,语气淡淡的听不出喜怒:“传旨下去,自今日起,各部院衙门的奏折俱送内阁处理。”他要守着保成,他相信保成能够挨过去的,他都挺过来了,保成与他血脉相连,又怎么可能挺不过?

从太医们的态度之中梁九功的悬着的心已经落下了一半,他应了声嗻后就到了门口让人去传旨了,至于他?身为皇帝的贴身内侍,皇帝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哪怕留下来可能会送掉性命也是不能离开的。

康熙的决定很快的就被所有人知道了,慈宁宫自然不会落后,只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孝庄知道后只是叹了口气就说了声“随他去吧”再无其他,没有阻止也没有劝说,她自己也是闭门不出说是为胤礽祈福。

就在这种有人愁有人忧也有人暗喜的情况下,昏迷了三天三夜的胤礽醒了过来,但情况却依旧不是很乐观,因为人醒了,神志却依然昏沉着,甚至比起昏迷时情况更让人担忧——他开始把喂下去的汤药吐了出来。

帮着胤礽把吐出来的汤药擦干净,康熙吩咐旁边随侍的太医重新去煮了一碗继续喂。就这样喂喂吐吐的,等胤礽喝满一碗的份量时都折腾了半天,而这种过程全是康熙亲手做的从不假手他人,这让旁观的奴才们愈发清晰了一个事实:皇上把太子看的很重,比他们想象之中的还要重的多。

☆、第 85 章

痛。

或者说是难受,那种知道很难受偏偏说不出究竟是哪儿、怎样难受的难受,胤礽只是觉得眼皮重若泰山,就连呼吸起来也是难受极了,就好像呼吸道被刀片儿划开了几道口子,又深又长的,已经痛到了没有痛觉,只是令他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