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掌柜苦着脸,“他们甚至在我家门口守着,我进出家门都困难。”

也难怪那些吃食铺子的老板想请他们小侯爷将铺子卖的食物写进话本里,实在是只要出现在话本里的店,生意都兴隆得每天排长队,收益翻了一倍都不止。

这生意大好的贩商家也懂得回报,他们书铺都被各大商家送过来的食物堆满了。

商掌柜那是痛并快乐着,那么多的食物堆在书铺里,人家还以为他改行卖杂货。

精明的商掌柜索性来了个买书赠食物,终于将那一大堆食物大礼品消耗完,没有放坏。

但这样一来,书就不够卖了,现在都得加印。

小侯爷的名声也发生改变,现在只要提起他,已经不再是他多么纨绔、赌术多么好,而是“非常会吃的江小侯爷”。

小侯爷嘴角抽了抽,依稀仿佛间门,又看到杨世子和知书催更的情形。

他拍拍手站起,含糊道:“有空再说,有空再写。”

心里却是拒绝三连,他才不要再写,这么辛苦地画了这么多图,又被逼着讲了那么久破案的故事,他现在要躺平一段时间门。

御书房里,难得歇息的皇帝见外面的阳光明媚,不禁画兴大起,让人研墨,挥豪画了一幅夏景图。

他叫外甥过来陪他,顺便让外甥欣赏自己的大作。

“思源,你袖子里的是什么?一本书?”皇帝有些疑惑地问。

因为妹妹荣平长公主和妹夫都极为宠爱这孩子,总说孩子还小,让他多玩几年。对此皇帝是不敢苟同的,他的儿子们,十五六岁就开府,十七八岁都在六部做事历练。

外甥这脸是长得嫩没错,但已经十七岁,还成日游手好闲像什么话?

是以皇帝这段时间门经常叫外甥进宫伴驾,也是想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好好学些东西。

皇帝并不知道自己此举让他的那些儿子们一个个嫉妒得不行,不知情的还以为杨思源才是他亲生的呢。

不过就算知道,皇帝也没放在心上。

杨清泉已经习惯那群皇子表哥们的嫉恨,同样没当回事,就是被拘在皇帝舅舅身边有点无聊,是以他才会偷渡好友的书进宫看。

被皇帝舅舅发现了,他只能如实说:“舅舅,这是江子宽出的书,非常受欢迎,听说已经加印三回了,还是供不应求。”

最近江子宽给皇帝的印象非常深刻,托江小侯爷的福,他从商人那儿募捐到一大笔钱财,都送到江南,他还派了一位皇子去赈灾。

正因为最近赈灾形势大好,他今儿才有心情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