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晨其实也爱用蛊,只是最近一直在深宫呆著,不好伤人,免得赵开宁不喜,此时既然有光明正大戏弄人的时候,自是高兴地玩了个够,前来袭击的人多被他折腾得够呛,赵开宁看著,黑线地想,来日大战时,射雕那些将士只怕要倒大霉了。
不几日,到达边境後,在赵开宁的指挥下,太平守兵全力出击,五个新上任的将帅都想有所表现,带的手下将士尽都士气高涨,自然将连日进犯太平一直没捞到便宜以致精力有些衰竭的射雕大军击溃了,更长驱直入,深入射雕境内几百里,占了不少城池,赵开宁看差不多了,就差人送信给射雕方面,让对方派人过来议和。
这场仗打起来这样顺利,其实是几方面的因素,第一当然是赵开宁善於用人,就算他军事方面的才能比不上那些将军,但他用人的才能可远比他们强,知道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发挥优势;第二,走之前,赵开宁抽空与六部商量过详细缜密的作战方案;第三,几个新上任的将帅想表现;第四,辛晨以及鸽盟的高手也在里面捣乱,对方将领经常糊里糊涂地丧命,搞的人心惶惶。几个因素综合下来,再加上上下通力协作,才将战事进行得很顺利。而赵开宁在这场战争明面上所起的作用,不过是因为暂时没有兵马大元帅,他暂掌此责,统一部署各方军力调动罢了,免得几人因为没有大元帅调度,各自为政,反而会被射雕一一击破,赵开宁来了,就起到了将一根一根筷子集合在一起,让人不容易折断的作用。就是这作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重要、而且非要不可罢了。
而赵开宁在大军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却停下来和议,不是不想占领更多的地盘,只是政权还刚刚更迭,他不敢打的时间太久,怕京城生变,所以看差不多了,就让大军一边继续前进,一边跟对方议和。在大军日日前进的时候跟对方谈判,相信对方会给他一个满意答案的,任谁看了太平的势如破竹也会心惊胆战,巴不得休战吧。
赵开宁指名对方能做决定的人过来跟他议和,对方就派出了射雕三皇子元旭,赵开宁先是对被占城池寸土不让,而且言明要射雕为自己无故进犯太平的事做出赔偿,开口就是一千万两银子──刚好他国库空虚,需要银子办事。
元旭这时是败军之将,而且太平此时士气极旺,一旦没谈好,只怕又要继续向射雕进犯,所以此时对赵开宁的要求虽然恼怒,却又找不到太多的谈判筹码,倒是赵开宁看他神色黑沈後提出了好的建议,道:“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要殿下跟朕说说,贵国为什麽突然之间对太平大肆兴兵,如果理由不错,或许朕可以考虑退让。”
其实赵开宁先前之所以击溃射雕来犯军队後不顾太平权力还正在更替中,没有回王廷还继续进占射雕领土,目的就是想弄点谈判筹码。
第一百零七章
此时元旭听赵开宁问起这个,精神大振,自以为握到了筹码,神色便自如起来,道:“哦?那小王想听听,陛下能退让到什麽地步,毕竟陛下所问,说起来可是本国机密呢。”
赵开宁看他果然如己所料摆起谱来,便冷冷一笑,懒懒地道:“可以将所占七座城池归还三座,只要靠边境的四座。至於一千万两赔偿,那是不可能减免了。哼,无故侵犯我国,怎麽也得有个说法吧?那些战死的将士朕要抚恤,有了功勋的朕要嘉奖,战争时消耗的大量物资,再加上还浪费了朕这麽长时间风餐露宿,没有一千万哪够支付战争开支?没有四座城池朕回去如何跟子民们交代朕御驾亲征的成果?至於你,要是不愿意说原因,不说也罢,不过那三座城池你是要不回去了,就算你不想说的补偿,三座城池,地方不小,不管你是什麽原因,也足够补偿了。”
元旭看赵开宁不受威胁,面色不好了,考虑良久,与身边谋士商量了下,终於道:“陛下,您答应归还三座城池,不会食言吧?您能现在下令让贵军退出三城麽?如果退出了,小王才可以给你答案,至於书面条约,可以等小王给了你答案之後,咱们再签订。虽然说君无戏言,但毕竟我们是弱势的一方,如果陛下不有点表示,小王很担心给了陛下答案後,我们的三座城池还是要不回来。”
赵开宁是个做事很干脆利落的人,听了元旭的担心,当下就让人通知其中三城的将士退出来,然後道:“现在可以说了吧?”
元旭点点头,道:“是贵国那边有人,不时给我们消息,并答应一旦我们进攻,就会做我们的内应。而最近贵国民怨沸腾,我们便陈兵边境,以待时机,哪知道时机来得很快,你们的朝廷不久就开始了权力交替,敝国一部分没看清形势的人以为这是个好时机,就盲目入侵了贵国,导致了眼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