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走走停停,等走到一半的时候汉使已经和大当户谈好了若干项贸易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瓷器交易,商品种类繁多,看得大当户一愣一愣的。

最后不光是他,就连护送队伍中的匈奴兵士都忍不住来下了预定单子。

就和大汉的天子禁军一样,匈奴王帐下头的兵士们放到他们自己的小部落大小也都是首领之子这类的存在,个个都出身贵种。

这些个人在王帐下头服役,本身也是他们政治资本的积累,同时也是匈奴王庭控制地方的手段之一。

现在他们当然也可以代表自己部落来和汉使签订贸易协定,尤其是一听可以先订货,还不用付钱,一个个都是抱着要倒买倒卖一把的心态,数目都报得极多。

汉使拿着算筹摆了半天看了眼总数,摇摇头表示没法子供货那么多,你们必须给个不虚的数目,到时候货到了你们吃不下,我们日后就没有以后啦!

匈奴人互相看看,被这么一吓纷纷都走上前来更正自己方才写下的数据。双方就这么和谐友爱地又走了几日,正巧遇到了南下的汉人商队,大汉使者于是挥手表示不用送了,他们跟着商队南下就行。

商队众人见到大汉使者也欢喜异常,汉使带在身边的都是有正规编制的兵士,这些人可比他们雇佣之人可靠多了。

匈奴骑兵验证过了商队的许可证并记下了他们商队的标志后便表示我们秋天再见彼此热情告别。

现在大草原上经常会遇到这些商队,汉匈贸易除了互市之外还有军市。

互市是国与国之间,军市则是各地驻军用自己产出的农产品交换一些畜类,这种数量比较小,一般是杂胡和大汉交易得多。

无论是北上的汉国还是南下的匈奴都需要先一步在对方的国家办理许可证,这一点尤其是大汉这边比较麻烦。

匈奴游牧,没有固定的居所,为了寻找到匈奴部落他们必须在草原上到处乱走。这样很容易会被巡逻的匈奴兵抓住,如果没有匈奴王廷颁发的证明他们就会被当做是擅入的敌人格杀。

每一年北上的商队都会有折损率,一方面是气候过于恶劣,另一方面就是会遇到劫掠者。这些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有证,看你有钱就抢,抢完了为了预防万一还杀,务必保证他们自己的身份不会泄露。

无论是匈奴这一方还是大汉这一方对这些人都深恶痛绝,因此现在商队都会选择抱团行动,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在遇到劫掠者的时候互为犄角。

使者遇到的就是这样的商队。

双方友好分别后,商队南下不过半日,汉使就换了一套衣服伪装成了商人,兵士们也换上了护院的衣裳,转眼间这一支使节团和商队的外在身份就调换了下。

使者将使节放在货物箱子里头压在最底层,他同换上使臣衣裳的商队头领交换了下信息,并且令对方继续南下归汉后从队伍中离开,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匈奴右部,准确的说,是穿过匈奴右部之后的西域各国,这其实才是他们出使的真正目的。

在那里,他想要找到能够和大汉里应外合围击匈奴的帮手。

大汉虽然国力强盛许多,但以如今的力量想要单方面和匈奴扳手腕还是有些难度,如今大汉的依仗便是在于贸易封锁。但和平的局势不会太久终究要被打破。

对于以掠夺为习惯的匈奴人来说,能够通过抢夺获取比起乖乖进行物质交换要来的诱人的多。而且虽然汉匈之间开了贸易口,但利润的大头依然是掌控在匈奴贵种手里。这样的不满一定会造成匈奴民间的骚动,事实上根据草原上商队来往的讯息来看,匈奴草原因为贸易这一项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不少,更有部分部落组建了官方的掠夺队伍进行烧杀劫掠,匈奴王廷不知为何并未进行干涉,是以草原上的局势如今一片混乱。

汉人,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贸易,从来都是双刃剑,大汉这边作为一个整体政权可以平稳国内因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匈奴这样一个由若干零散部落组成的“联盟”却很难做到。

由差距心生不满,由不满心生反义。

现在的北部草原就像是秋日堆满了干柴于干稻草的场地,只需要一点火星子就能燃烧起来。

汉使会以商人的身份行走西域,在那里,他会成为一个家道中落拼死一搏,因此试图将事业版图拓宽到匈奴右部的大汉商人。

如果顺利的话,这一支能够做出【装作匈奴左部来袭击汉军以破坏双方关系】的右部,应该会接受他这一批货物。

而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商人,想要去深入西域去走私他们的商品也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