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然甚至都已经想好了到时候他们真这么干自己找什么对策了。无外乎找一个外地的农业对口城市,由那里专业供粮给中山国。同时中山国的农田也必须保有栽种量,届时从私人经济改为农庄经济罢了。

即便是在物流方便的现代,大型城市无论怎么高速发展,其本身一定会留有一定数量的农田,这些农田便是用来应对紧急情况的。同时他们会将大型商业城市和农业产区进行绑定,方便保存的米粮在各地区都有粮库,而不便保存的副食则建立一对一的方式保证供给。

问题是,他这个诸侯王能这么做,但等过十来年景帝削减藩王权利之后,继任者未必可以这么做啊。就算继任者照做了,这无疑是将中山国孤立在外,后患、危险都极大。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诸君可知晓春秋时期,齐到楚买鹿的故事?”

这件事比较小众,出自《管子》。

但由于《管子》由后人编写,谁也不知道其真假,因为在史书中并无记载的缘故,加上如今修习法家的人多是韩非商鞅流,知晓管仲的法家流的人却不多,故而下头臣子纷纷表示不知。

夏安然默默看了眼沉默不语的瞿邑,后者微笑了一下后低下头,夏安然便知其是想要给自己表现机会的意思。

他领下这份心意,整理了下言辞道:“昔齐国有楚为强敌,桓公问策于管子,何以制敌。”

“管子重金自楚购鹿,因其财诱惑,楚地人民放弃耕种、桑织,满山遍野地抓鹿。”

“于此同时,齐在楚国民间购粮,待到齐储粮五倍,楚藏钱五倍后。”

“齐伐楚,楚不能敌。”

这样类得的故事还有三个,均是管仲以经济手段控制他国经济,进而控制他国内政的典型事件,但因为这样的手法使用太过频繁,后世人认为这应当是伪造的。

但即便伪造,也应当有其事实依据在,事实上这样的贸易、经济战,在世界史上屡见不鲜。

夏安然对上臣子们一双双带着惊色和沉重的眸子道:“农为立国之本,若得铜山而失其本,本王绝不容许,故而还要烦扰诸位想出两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