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决战之时, 曹操和袁绍的军队人数几乎相等,谈不上谁强谁弱,甚至于曹操的人数还要比袁绍更多一些, 曹操数支军队的连番切割追尾,使得袁绍的军队在逃回集合点的时候已经被大量的减员。

而同时随着气候的转冷,黄河的枯水期来临,渡河的曹军越来越多。

而孙策和周瑜二人亦是带领着他们已经收服的徐州兵,自南向北包抄袁绍的后背, 用后世人的话来说,这一场战争, 只要曹操的脑子没有出问题, 没有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没有遇到天灾和人祸,那么拿下这一场战争,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很显然, 曹操的运气不错,以上的负面情况他都没有遇见,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年, 终于在兴平五年春落下了帷幕,其后曹军又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用来追剿袁绍的残兵,并成功俘虏了败逃的袁绍本人, 以及他的家眷。

对于自己的家人,袁绍还算有情有义,他在逃跑的时候并没有丢下自己的家人,虽然也因此被拖慢了速度。

曹操看着狼狈,跪伏在地上的袁绍,又看看他身边跪着的子嗣们,其中几个还曾见过面,叫他叔的……面上表情悲喜不定,最后他还是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人将袁家人压入囚车。

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袁绍的命运为何,已经不由他来做决定,无论他用了什么样的理由,袁绍想要意图进攻帝王所在的郡县这是无争的事实,而且汉室众臣皆可为他作证,他曹孟德并未挟持陛下。

所以袁绍所使用的理由根本不成立,如此,被判定为谋反的袁绍,会面临怎么样的结局?

是被小皇帝宽恕也好,囚禁也好,都已与他无关,曹操不想去管。

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因为和袁绍这一战打了整整一年的缘故,在外人看来,曹操虽胜,但是其势力也必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此时此刻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所以这些之前安静如鸡的诸侯们不约而同的联合起来向曹操发动了围攻,其中就包括之前被曹操打得不敢冒头的张绣。

张绣如何曹操并不在乎,以他如今的实力收拾张绣也不过是反掌之力,他的目光投在了更远的地方。

但在外人看来,曹孟德连发数场战役,其辖区的百姓定然已经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且大量民役的调动,还有军队的挪动所消耗的存粮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他曹孟德占地肥沃,一年两收,这一份收获也应当抵不上支出,收支不相抵,便为亏损,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想法,一个郡县可以承受亏损的时间,不过一年。

试问一个已经遇到了亏损的军队难道还会在此时对着别人出兵吗?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将领,此时或许可能不争馒头也要争一口气,可能的确是会梗着脖子继续发军,但曹孟德纵横官场那么多年,也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首领。

此时他定然不会贸然出军,哪怕只是为了民意也好,他也应当与周边诸侯求和。

曹操军的确占有大义,若是占领他们的土地,在陛下那儿会说不过去,但是旁的要求曹营退步就没关系了,比如运竹过去时候的商税,还有曹营一些产出,譬如牙粉、洒金纸等物质的售价。

他们想的的确没错,如果是寻常的情况下,曹操可能真的就这么做了,忍一时之气,再图发展,但是曹操现在的情况和这些诸侯所预料的完全不同。

诸侯们所想象中的军粮缺乏的曹军,先不说粮怎么样,但就草这一点,他们其实真的不缺。

自打进入了黄河对岸以来,曹军便有一队人负责边走边犁田,并非是精耕细作,他们仅是粗略的将稍稍适合的土地上挖开了一道小沟,然后撒入了种子再封好。

他们洒下的正是苜宿草的种子。

苜宿草作为本身就自播性极强的牧草类,在后世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可以被称作是杂草,但凡是杂草,都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性:那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力极其的顽强。通常来说,只要不把它连根拔起,即便表面被铲除,一场春雨之后,它的根部又会长出新的枝芽钻土而出。

曹军一路走,一路撒种子,如果在后世,他们这种行为多半可以被判定为外来物种侵害,要被当地园林强烈谴责,但是这里就没人管他们啦。

兵士们多半只浇第一泼水,之后便不再多管,长没长出来,也只不过看天意而已,但是这一年的秋天,一改前几年的干旱,北方又恰巧正在多雨的季节,连绵细雨给两军交战带来了阻隔的同时,助长了这一种喜水的牧草。

北上运送军粮的曹军兵士惊喜得发现,在黄河以北曹军行进的道路上长出了非常茂盛的牧草,而优良的牧草又吸引了野生动物们的聚集,因为袁绍军的北逃,带走了大量的当地居民,失去了人类控制的野生动物们便开始肆意的发展,秋天又本来就是贴秋膘的季节,它们灵敏的嗅觉很快闻到了此处牧草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