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千江不渡 七六二 840 字 2023-05-12

这想法,周不渡之前是有过的,当下大周经济繁荣,图书行业正是“野蛮生长”的时候,朝廷对出版管理得很宽松,印些启蒙读物问题不大。

但在了解了王家小妹的凄惨遭遇、目睹县官给妖怪献祭童男童女之后,他认为,计划必须推迟。

人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仅靠几个人、几本书就能改变的,要是书籍的内容太新太偏,莫名其妙犯了忌讳,引得朝廷打压严管,往后再想做些什么就更难了。

他又摇了头,说:“你可以写,我也可以印,但老百姓眼下都还在为生计奔波,没有思考形而上学的闲工夫。在那些识字的人当中,无论是凭借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的皇室宗亲,还是靠着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士大夫、文人,都不可能接受我们的新学。”

范缜:“不试试怎么知道?”

周不渡:“我不太想这么说,但是,先生辩赢了千百人,最后结果如何?他们的想法可曾有丝毫改变?”

“没有,可是……”范缜不是不明白,但就是不甘心,“你手握真理,眼看着老百姓愚昧无知、浑噩度日,就忍得住不唤醒他们?我没有用道德胁迫你的意思,但你是人,活在世间,上天给了你这样聪明的头脑,你是否应当承担一些教化之责?”

“道理要讲,先进的思想,的确能指引世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周不渡总算点头了,“但道理只能跟那些与我们有共同利益关系的朋友讲,若无共同之基础,就只能比谁声音大,最后则会变成比力气大,变成战争,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打仗。说实在的,我们可能是有几分聪明,做人也得有自信,但我真的不喜欢摆出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管天管地,还要管别人脑袋里的思想。只要他们不与我有冲突,没那么蠢,我就不想管,完全没有兴趣。须知,人的思想像火,最是不可控。”

范缜:“但火会跟风。”

周不渡:“不错,以风助火势,风一来,星火自可燎原。当今之世,比起逆流而上,因势利导才是更好的选择。虽然我个人的能量微弱,但有幸得到天赐法宝,身边有几个像你这样有能力的好朋友,还是希望去做些事情。”

“你别大喘气呀!”范缜拍桌子。

周不渡:“目前,我的计划。一是卖书,吸引劳苦大众跟风听故事识字。二是革新技术,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里解放出来。我不是唯技术论者,或许从前是罢,但技术有用,而且,技术之中蕴含着科学的逻辑演绎思维方法,正是新学之中的精粹。人吃饱了饭,闲下来,才会思考那些‘无用之事’,用新的视角审视新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地方,唯有自下而上地推广,新学才能扎根站稳。”

范缜:“届时便可引颈高呼了!”

周不渡:“远远不止。我们还要驱虎吞狼,让坐在不同位置上的人吵嚷起来。比如,让文人疑经变古,让那些被文官欺压的武将为自己争取权力,等他们唇枪舌剑乱飞,朝廷管不过来争鸣的百家思想,原来的利益同盟就会分化,而这,只是开始。如果有幸能见到那一天,我不会再像上次那样退缩了。”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作为“穿越者”,他知道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技术要革新,思想要解放。

但现实世界不是游戏程序,没有只要达成特定条件就能完成的任务,既然大周的实际情况与欧洲完全不同,那就不要再琢磨什么“李约瑟难题”,不要刻舟求剑地追求工业革命。

早些年,周温嵘打趴了契丹人,打服了佛道,带来了新技术,修了四通八达的大周直道。越千江化身大善人何鸾,为农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大周的工商业一直在飞速发展着,技术变革的基础已经很坚实。

现而今,外无敌患,经济强盛,国家自然开放包容,大环境甚至可以说比清末更好。周不渡既手握绝世法宝,又发现了破钱山那遍地黄金的“新大陆”,他的战场在更加深入、细微之处——思想变革。

文艺复兴的思想变革对于工业革命至关重要,因为大权在握的管理者剥夺了普罗大众求进步的权力,不打破思想的桎梏,工商业无法发展。

但“复兴”不会发生在华夏。这里的文艺从未断流,没有黑暗的中世纪,没有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而发生的古典文化回流,又何谈复兴?

大周的思想变革,实际上是“重燃”。这里早就存在一锅百家思想凝聚的热油,比如墨家失落的逻辑演绎、孔家真正的人文主义,虽然暂时沉寂,但很快就会出现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等等璀璨的明星,他们原本就会推动一场诗文/革新。只要添一把柴,重燃灶火,再往里面倒些水,这锅热油还不得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