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浣川没穿道士服, 一身皱巴巴的普通旧衣裳,趴在案上冥思苦想,编造“迎检资料”。
周不渡习惯性地敲了门才进来。
沈浣川并无所谓,眯缝着眼睛看清来者是他, 微笑颔首, 继续伏案书写。
周不渡轻悄悄找了张书案,坐下, 掏出笔记本,啃着碳芯木笔,思考接下来的教学计划。
若要进行科学研究, 数学当然是最基础的。
但这个“数学”指的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数学, 一个建立在公理化思想基础上的庞大体系, 偏于抽象、注重逻辑, 大部分内容在短时间内派不上用场。
让正在为衣食住行发愁的东方古人钻研这门学问,既无必要, 难度也很大。
这并非周不渡作为现代人的高傲偏见,恰恰是他深入了解后得出的客观认识。
纵观历史, 华夏是当之无愧的数学古国, 然其数学多是基于经验总结而来的实用技术, 偏于具体、注重算法,主要为生产生活服务。那些高明的算法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只有结论, 而没有详细的算草, 理论亦未能形成体系, 到明代就没几个人能懂了。
说到底, 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乃至于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发展出科学, 古希腊没有,继承了古希腊遗产的阿拉伯也没有,华夏没有是很正常的。反倒是西欧在文艺复兴之后诞生了科学,并使之与工业化相辅相成,才是极其罕见的特例。
但华夏古人的聪明毋庸置疑。不仅古代算术成就数不胜数,而且,像浣川、揽月这样没上过学的少年人都具有极强的计算能力。或许,正是因为他们太聪明、太能算了,以至于算术在当下已经够用?
好在周温嵘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新东西,现在的大周完全不同于北宋,应该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
虽然困难重重,周不渡思来想去,仍然想教,决定能教多少就教多少。
编两本类似于《几何原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类的教材?可以,但只能作为杂书,闲来看看,锻炼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