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所以他才会力排众议,不光准了嬴政去修郑国渠,还直接将他立为太子,让他去直面世家和诸□□芒。

或许残酷,但从质子府走出来的嬴异人深切地知道,在秦王宫中,养不出足以驾驭虎狼之国的秦王。

他在的时候,尚能为儿子遮风挡雨,可他若是去了,面对这一切的,就只能是他自己。

对于父王的这份信任和考验,嬴政心有戚戚焉。

后世许多人说他残暴冷血无情,其中一条,就是他对长子扶苏的“冷酷”,正因为他在扶苏面前的权威和压迫感太强,才会导致李斯和赵高的假圣旨到了扶苏手中,扶苏连验证一下的心都没有,就大哭一场后服毒自尽。

世人都说,扶苏仁慈温和,礼贤下士,是最好的接班人。

只因他不满嬴政的暴虐,才会被“发配”边塞,去那苦寒之地抵御匈奴。

若是扶苏不死,胡亥没有夺权,或许秦二世便会改写大秦覆灭的结局……

嬴政在图书馆里看了那些评论和各种穿越成扶苏的小说后,不能不说,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做,但很多事,就算知道结局,也未必能扭转局面。

就像他当初想在自己死前做完所有的事,尽可能留给扶苏一个安稳的帝国,才能让不擅长阴谋的长子以仁义宽和抚慰人心,去稳住帝国的方向。

就算坏事恶名都算在他头上又如何,他是那种怕人指责唾骂的人吗?

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无法铲除六国余孽,无法消弭世家影响,也来不及扭转扶苏的心性,本以为让他到边塞见识匈奴的残暴和战争的残酷,会让他成长,懂得自己的一番苦心,可没想到,他脆弱得经不起一纸假诏。

若是换了他,那封要他命的诏书,别说是假的,就算亲眼看到是亲爹亲手写的,他也能把它从真的变成假的。

可惜,扶苏不肖他,更像他的祖父秦庄襄王。

他亦不肖父。

或许,这是后世人所说的——“隔代遗传”?

嬴政并无研究遗传学与性格成因关系的心思,带着人赶回咸阳后,便直奔王宫,去面见秦王。

路上还被两个侍卫阻拦,说无诏不得入宫觐见,当场就被嬴政拿出金剑格杀,亮出太子印信和秦王金剑,便再无人敢阻拦他。

这说明秦王虽然病重,但没完全失去对秦王宫的掌控,后宫那些夫人们,便是有世家的支持,想将宫斗的心眼玩到朝堂来,还得看有没有那个实力。

守在正阳宫门口的侍卫,竟是蒙恬,看到嬴政后,便命人打开宫门,拱手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