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子个人战斗力不俗,毕竟是战斗民族嘛,可是军队的作战,从来都是讲究整体配合。
我军就凭借着诸兵种的配合,再加上强劲的火力,把老毛子肝得欲仙欲死。
老毛子真正的发力,是待彼得大帝上位后西向,向各国学习,改革军队,才有了强大的战斗力,现在的老毛子,打起来根本不象是军队,而是散兵游勇,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明军,他们压根儿不是对手。
开发也不错,三年后就能够完成三万人的粮食自给,甚至更多。
“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我们的人还是太少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这么大的地盘,只怕将来保不住!”李定国低声道:“今上统率我们,我们天下无敌,但以后呢,我们要考虑长远啊!”
他苦恼地说起哪怕后方使尽了各种政策,给出了大量的利好,但这里实在是太偏远了,而且又冷,中国有大把地方可供选择,哪怕发钱给民众,他们也不肯移民到这里。
“单靠军队,是守不住这片国土的!”杨天生沉声道:“看来得栽第二棵大槐树了!”
第1761章 李定国的二件事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洪洞县大槐树!
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
元末明初乃至于成祖爷靖难,中原地区荒疫兵乱,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堪称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
为了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明初,长城边就是边疆),朝廷决定从山西向各地大移民。
移民在山西洪洞县取齐,然后出发到各地,出发的地点处有一株大槐树,移民到达新地方,传宗接代,渐渐记不起真正的家乡,却记得住那株大槐树,从此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