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颜常武得国十年来,主张发展经济,各地盐场产量多,质量好。
中华产好盐!
明国人口多,有钱的人越多,吃得起盐,吃的盐也多。
由于其质量好,色泽洁白,颗粒均匀幼细,盐味鲜咸(其它国家产盐多是苦的),吊打世界各国,所以出口很多,主要出口东南亚以北国家,包括倭国、琉球、朝鲜、安南、中南半岛暹罗(泰国)、柬埔寨、老挝诸国,赚取不少银元。
在那些国家的中上层吃的都是中国盐,下层民众才吃本国产的粗盐。
没法子,他们的技术水平有限,做不到中国盐这么好,如倭国的食盐生产就十分地悲摧,表面上看来其海岸线长,有利于食盐生产,但合格的盐场一个也无。
食盐生产就是晒干海水,简单?实际上盐场区位必须有大面积的滩涂、要晴朗天多、雨水少和多风,倭国一个合格条件也无,而且台风跑来凑热闹,台风一来,全国盐场的食盐化水,而且台风喜欢的是夏秋到来,正是海盐生产的好时机,待到台风没了,海盐生产的时间也过去了。
其它小国亦是如此,想产好盐得看老天爷的脸色。
明国产盐条件得天独厚,有漫长的海岸线,大多地势平坦,滩涂广阔,很适于建滩晒盐,渤海、黄海沿岸年蒸发量大,并有明显的干季——无雨,正是产盐的好天气,东海、南海沿岸气温较高,除雨季外也有干季,一般均有产盐条件,所以明国北起辽东,南到海南岛,都能产好盐。
就算是台风来了,中国这么大,影响到北就影响不到南,影响到南就影响不到北,反正总有好盐出产。
尝过明国的好盐滋味,中华小跟班国家中上层都吃中国盐,就算他们有好盐,可是成本比进口的中国盐还要高!
出口量大,赚取丰厚的利润,盐商们赚到盘满钵满!
赚钱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东南国的市场让出。
东南国横跨地球东西万里,产盐技术与条件不在明国之下,产量同样不少,然而为了让大战过后的明国休养生息,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东南国的盐不过南海,主要在本国销售及往西边销售,比方说缅甸、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市场是印度,实现的食盐倾销彻底地占据了印度市场。
真要与明国打对台,争夺食盐出口市场,东南国是有这个能力的,只是被颜常武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制止了他们。
台湾就产好盐,其布袋盐场在台湾岛西南沿海,海滩平直,地势缓斜,且冬半年干燥少雨,常常两三个月滴雨不下,想想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