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页

以他的身份,是不用与其他学生一起在大课堂上,而是开小灶,至多来多几个陪读的学生。

通过学习,学到东南府的施政和决策思路,向这个思路看齐,如果觉得不接受,可以不做实务官,只做清贵之职,就纯做资政,起到咨询作用,而且,可以在国学方面下功夫。

明朝官民接受颜常武的一个方面是他尊重国学,认同国学中的许多理念,当然有的地方他并不接受,但无伤大雅。

例如在东南府,除了文官和军队要按他的要求穿制服之外,其余的衣着装束并不管制,就连公职人员,在非上班时期,也能穿想穿的衣服,譬如一些明人闲暇时喜穿道袍,绝对没问题的。

明朝官吏居家穿道袍,来自嘉靖的遗风,这位皇帝信道,在皇宫穿道袍,百官为了讨好他,也穿起了道袍,此后流毒甚深。

文字方面虽然在官衙和学校里推行简体字,但市面上用繁体字也没问题。

至于中国传统风俗节日和道德文化,几乎原样照搬。

姚明恭不认同东南府的执政思路也没问题,拿他来摆就成了。

他若有兴趣翻故纸堆做学术研究,养多一个也无所谓。

但姚明恭也不是傻的,辛苦过海,不顾名声是为了来这里吃稀饭?他当然要吃干饭。

他聪明地向东南府的政策方针靠拢,上交的“作业”给颜大少看过,确实是东南府的作风。

所以等他学完之后,他的新职务到手:“成为孙承宗的副手,协助孙承宗管理东南府政务。”

不得不说这位姚资政有心,他一个部门接一个部门地去观政学习,之前一声不吭,待到自己了解到足够信息后,觉得可以对政务进行改进时才发声。

短短数月,孙承宗就向颜常武表示,姚资政成熟矣,足够大用!

他在台湾得到重用,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大明人才投奔到东南府,人多就是好事,人多力量大。

何止是文臣过来,东南府迎来了一大批军事人才的到来,抵抗北虏最有力的宁远军核心部队到达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