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琉球人招呼客人,作出了可口的米饭,用上王宫里最好的米来作饭。

再有各种海产品,使用新鲜的大虾、大鱼、海参、贝类做成的菜肴纷纷送上来。

肉类有鸡肉、猪肉,用了一种浓度不高的米酒,当是竭尽所有,全力来欢迎贵客!

酒过三巡,尚丰王给了一个眼色给尚让,后者会意,然后尚丰王道:“敝国虽居海外,对上国极为仰慕,一直保管着上国对敝国所赐的御物,就由吾子尚让陪督军前往一观!可否?”

“好!”颜常武一口答应道。

于是年青王子尚让引路,引颜常武前往参观。

颜常武去到哪,他的亲卫队紧紧跟随保护。

那些倭人一来惮于明人的武力,二来尚让平时的表现“良好”,亲近倭人,谅来不会乱说,是以没作阻止,也没人跟来。

尚让带着颜常武上了正殿二楼,原来一楼是国王的接见厅,二楼则挂有中国皇帝给历任琉球国王题的御笔匾额,还供奉了大明给琉球国王的册封诏书和赐物,皆妥为保存,哪怕在倭人入侵的时候,二楼的东西也保存得很好。

最远的有份诏书,乃朱元璋老兄颁布的,乃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

该诏书看到实物,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

当时的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

取了国名,就连国王姓氏也是大明给取的,当中有份诏书,乃大明宣宗皇帝(朱瞻基,永乐皇帝朱棣的孙子)赐姓琉球统治者以“尚”的姓氏。

皇帝御笔、金印明显,虽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也依旧巍然有力!

它供奉在檀香盒里,要不是颜常武来,不得轻易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