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页

“太史公曾言:‘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大明初以礼治国,然天下持礼者不能上行而下效,故礼崩乐坏,而不适合为国之政也!

如今,当回到夏之前,以忠为政!忠者,诚也!无论是对内对外,都当示之以诚,方是当今天下执政之要!”

“朝廷不承认莫卧儿帝国据有印度半点的合法性,并明确告诉莫卧儿之国,令其自动献出印度半岛,往别处迁徙,便是示之以诚!亦如之前不承认罗刹国对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的拥有也是示之以诚!”

毕自严说道。

“元辅,以下官看,就是我欲讨伐你,会直接告之于你,你当准备好挨打,且你一定会挨打!便是示之以诚。是此意否?”

温体仁问道。

“没错!对内也一样,一旦明确告诉天下士民和外邦,大明要兴兵印度半岛,那朝廷就不能不兴兵,否则便是不诚!而以致于,国家失信于民,失信于外邦。”

毕自严回道。

“元辅还真是会捏造新的治国之论,好一个以忠治国,无非是尊重‘契约’二字吧?”

李长庚冷笑着问了起来。

“没错,就是尊重契约,治国当信守承诺,说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毕自严回道。

……

“以忠治国,不错!比以礼治国要好,礼得要求所有人都能做圣人,不但要守法,还要守德,这太难了!纵观历代帝王,守德者寥寥无几,而大臣中,更是少见,但真若是找几个不守礼且无大奸大恶者,倒是多若牛毛!另外,以礼治国,也会让外番得寸进尺。卿可以以此执政。”

朱由校在得知毕自严于内阁的这番言论后,也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