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刻钟,李隆基询问李易。
“易弟你说照着去年收上来的租子来发出钱可行?”
“发出去了,百姓手中拿着钱,以后是交钱抵租,还是交粮?”李易没回答,而是问出一个问题。
“当然是交粮。”李隆基马上说道。
“朝廷印的钱都不能用来交租,百姓还愿意使用朝廷的钱?”李易再问。
“那便允许交钱。”李隆基顺着说。
“粮价变动,各地不同,收获时粮贱,交多少钱?
原本应该交一石的租子,结果粮食收上来便宜,交的钱就少。
朝廷拿着那个钱,再从别处买粮,买不到租子那些粮,朝廷收入减少。”
李易又给出一个麻烦的问题。
李成器插一句:“选一个平均的价格,每年粮价不同,算平均,让百姓交钱。”
“百姓收粮的时候,粮价低,照平均算,要卖的粮则多。
原本一石粮够了,换成钱,实际卖掉的是一石半,百姓吃亏。”
李易还有说法,看,不行吧。
李隆基兄弟二人发愁,这不也不行,那也不是,印钱有什么用?
“愿意交钱就交钱,愿意交粮就交粮。”王皇后最聪明,一句话解决。
“订价呢?订高了,百姓不去用钱,钱流通性差,百姓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