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页

黄小石和李大陶二两人,毫不犹豫地往东面那处高坡去了。他的岳父老王小心翼翼地跟着,几次想提醒女婿,西面那片水田才是好地方。可他刚看见黄小石十分威武地挥刀呼喝,一时间有些畏惧,于是只得跟着女婿,先往东走。

雷远从望楼向外眺望,只见冬风凛冽,寒霜未消。山峡间的冬季甚是寒冷,这片群山间的小小平原上,已然草木凋零,成片的荒废田亩都露出了土壤的颜色。

然而,当将士们和他们的亲人家眷喊着口令,一拨拨地从庄园里涌出来,跑向他们寄予美好期待的土地时,寒冷仿佛为之退却了。雷远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热情、欢欣,看到了乱世中飘零之人,对重新扎根于土地的无限期待。

毫无疑问的,为了保卫土地,他们也必定能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第0606章 封拜

宜都郡的辖区面积极大,但适合农业开发的平原并不很多。

除了夷陵东部和乐乡属于丘陵向开阔平川过渡的地形以外,其余各县,几乎全都是崇山峻岭。各县郊境之处,更是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水有惊波之艰。

便以此处田庄为例,已经是夷道西面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处了,但其实田庄北面就是崖岸,而周回不过一里,外围的平地面积也甚是有限。日后可供扩充的余地相对较少,需要投入在水利和道路建设的力量却非常的大。

但雷远并不为此担心。

这些武人本来就出自农民,放下刀枪以后,依然还是最好的农民。他们勤劳肯干,又极具聪明才智,无论多么复杂的环境,都不能阻止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而这些庄园的建设过程,其实便是各部军官们与自家下属的熟悉过程。他们所有人能够胼手胝足地共同建设家园,待到应命出征的时候,也必然会成为能够彼此依赖的同袍。

所以,此番赐下的田地所在位置,大部分都处于峡江沿岸的军事要地。当这些将士和家眷们扎根下来,这些庄园本身,也就成了城池以外的军事坞壁,成了雷远政令所及的前哨和依托。

去年初雷远担任宜都太守以后,按照向朗的意见着重建设沿江城池。当时除了乐乡以外,郡府将各县的大多数户口、人丁,都收缩回县城,并在各处县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以此来确保荆益之间水陆交通、随时支撑大军调动往来。

这个做法,是针对玄德公紧锣密鼓的入蜀安排而设。当雷远在益州作战的时候,向朗凭借前期的布置,很好地保障了荆州军的沿江行动,得到玄德公的赞誉。

但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各县的地方强豪藉此扩张势力,甚至架空郡府,以至于后来出现了秭归文氏、邓氏的肆意妄为。因而到了现在,当各县的基本建设已经有了规模,雷远便藉着对将士们分赐土地的由头,将武人和武人的家属们下沉到各地。

这些庄园、坞壁,使将士们扎根于当地。再配合由伤残士兵和老卒担任的社吏和里吏,就能使雷远的政令能够推行至乡、亭、里、社的最基层,进而排斥地方豪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