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6页

贾昱悄然上来,大声道:“历史和诗赋不能种地,不能为工匠……”

学生恼火,“没有儒学指引……”

“你想说没有儒学熏陶的官员引导,就没有这些?”

贾平安看着这些学生,“我很欣慰你等并未狡辩,这是盛世的一种体现。我先前的话你等既然都听到了,那么就两个问题,其一,创造性是不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其二,儒学和新学谁更有创造性?”

学生们默然。

这真是一个好时代啊!

贾平安说道:“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官?为了发财?这个当然。”

学生们有些骚动。

贾平安笑道:“这是人之常情,但在此之上,我们该给自己立个小目标,譬如说我读书能否推动大唐进步?不管是农工商还是什么,我的一个建言,我的一个发现能给这些带来进步,这就是你读书的目的。”

把目标和个人利益结合,这个才符合人性。

“可你等读了儒学……有人能说说吗?读了儒学让你对大唐进步可有帮助?”

没人回答。

几个学生面红耳赤,鼻息咻咻,若是可以,他们此刻就想毒打贾平安一顿。

“所谓的五经正义可能给大唐带来进步?”

“以前独尊儒术,所以没有别的学说作为参照对比,儒学自以为是。如今多了新学,两相对照,一个陈腐不堪,一个朝气蓬勃。一个为了升官发财,一个为了推动大唐进步……”

“人不能只顾着自己,在顾着自己的同时,也该兼顾大唐。”

贾平安觉得这番话差不多了,“天下兴亡我有责。可学了儒学,你能对天下兴亡做些什么?你在所谓的五经正义中可能寻到答案?能,能寻到那些虚无飘飘的答案。譬如说什么劝谏君王亲贤人远小人,劝谏君王要勤政。为官要清廉,要安抚黎庶……这些可有一个能实实在在的推动大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