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4页

“善。”皇上欣然笑赞,转而又问:“南閤祭酒,又当何号?”

“可号‘大司勋’。”马贵太妃,果然博学:“‘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如南閤祭酒,掌幕府僚属,功过升免。”

“贵太妃,所言是也。”皇上笑道:“可先号六卿,再补九卿。”

“喏。”阁妃领命。

遂命少府制诏。改幕府中丞,号“大司士”;幕府右丞,号“大司仪”;幕府左丞,号“大司谏”;军正,号“大司正”;军司空,号“大司刺”;军师祭酒,号“大司命”。

合称幕府六卿。

皇上先升无上将军幕府。其有用,不言自喻。稍后,四辅将军,加号“四辅上将军”。中垒将军,加号“中军上将军”,食万石俸。“四绥将军”,升秩中二千石,位同九卿。辅汉偏将军麴义,加号“先登将军”,辅汉裨将军高顺,加号“陷陈将军”,位同四绥,各秩中二千石,以赏开疆辟土之功。无上将军大营,计有雄兵三十万人。

六卿,古而有之。是否补足九卿之位。尚无定论。六卿以降,秩升一等。幕僚无不,弹冠相庆。

万石君,五倍二千石。唯上公可食。皇上封儒宗、义父、恩师,为万石君。兼顾家国天下也。至于大将军,皇上已先立上将军。秩同大将军。品秩擢升,属吏、营士,皆需补充。试想,将军营中五校。若升秩一等,五将各有五校。一校五千人,二十五校,足有十二万五千人。且主将麾下兵马不计。

太傅黄忠,兼护国上将军,麾下诸校,皆升将军。将军营中,又下设五校,需补满十二万五千人。横海上将军黄盖,麾下五校,亦升将军。同需补足十二万五千人。

二军相加,足有二十五万人。

实毋需,再加大将军。

且还有,五部都护府联军、属国兵、方国卒,皆未计其中。

言太上宫府,百万雄兵。绝非,言过其实,徒有虚名。

太上诏命既出,无上将军幕府,分立之势成。换言之,即便下放皇权,亦不轻释兵权。

此乃太上宫府,安邦定国之道。即便分封五帝。太上皇帝,仍需握天下权柄。以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