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游元和崔逊做为御史,通达治体,不能罔顾事实,理所当然也要上奏弹劾。两人达到了目的,心里非常高兴,不过不能摆在脸上,十分严肃地警告伽蓝,你这样做是骄恣枉法,会受到严厉惩罚。伽蓝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任由两人上奏弹劾。

伽蓝也写了一份奏章,呈送备身府,又写了一份密信给裴世矩,详细禀报了河北局势和平原一战的经过。如果裴世矩极力袒护,自会奏禀皇帝,而以皇帝对东征的高度重视,当然会关注永济渠的安全,为此也就不会偏听偏信,最起码短期内不会罪罚龙卫统。

平原郡守当然不会任由西北人毫无节制地开仓放粮,那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切身利益和平原郡的局势发展。游元和崔逊的想法也是一样,开仓放粮不但拯救了难民,也帮助了河北义军,最终会影响到世家豪望对义军的遏制,所以在他们看来,只要适当放粮,度过眼前的难关,然后把难民驱赶到豆子岗,这事就算圆满解决了。

所以,平原郡守开始“反击”巡察使团,上奏弹劾游元和崔逊公然干涉地方政务,纵容难民围城,唆使禁军龙卫开仓放粮,试图以此来逼迫巡察使团尽快离去。

游元和崔逊则一次次派人警告伽蓝,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更要考虑后果。放粮赈济是救急不救穷的事,假如过度放粮,只会让难民依赖官府,而不会去设法自救。十几万难民,如果一直吃救济,安德城的官仓储粮能维持多久?一旦官仓储量放尽,接下来又怎么办?这是地方事务,还是让地方官府去解决吧。其意思也是催促伽蓝马上离开平原。

伽蓝强自支撑,一方面在苏氏父子和一群地方豪强的帮助下赈济难民,一方面暗中联手刘黑闼,给义军输送了大量粮食和绢帛,甚至还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打开了武库,让刘黑闼带人劫掠了一批武器。

伽蓝不但信守诺言,还仗义相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刘黑闼对他的看法,觉得这个西北传奇人物果非常人,值得结交,转而积极联系王薄和格谦,共同谋划渡河南下攻打齐郡一事。

郝孝德和刘黑闼有了伽蓝暗中输送的粟帛和武器,再加上伽蓝慷慨相赠的一部分战利品,包括二十匹战马,平原军的实力骤然有了一个飞跃。有实力就有话语权。格谦和王薄等人误以为郝孝德和刘黑闼得到了平原世家豪望的有力支持,迫不得已之下,为了避免再一次遭到官军的打击,为了尽快重振义军士气,不得不寻求妥协,而妥协的办法就是渡河南下,攻打齐郡,攻打张须陀。

时间一天天过去,开仓放粮一天天继续,难民也一天比一天多,地方官员怒火中烧,巡察使团焦虑不安,而伽蓝更是忧心如焚。他承受的压力太大,假如刘黑闼还不能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那么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只有率军攻击豆子岗,凭借武力把各路义军赶出河北。

这不仅仅是为了永济渠的安全,更是为了斩断杨玄感的臂膀,让杨玄感造反之后无法联合河北义军的力量去攻打东都。

就在这时,乔二和方小儿赶到了安德城,与其同来的还有窦建德的妻舅曹旦。

伽蓝接到消息,拍手称庆。当初的计策终于还是起到了作用,不管是高泰还是乔二,都在关键时刻给了自己最大助力。

方小儿再见伽蓝,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控制不住情绪,更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委屈而愤懑,还是因为信念的坍塌而疼痛难忍,总之他知道自己回“家”了,虽然这个“家”距离他的心灵很遥远,但生他养他的“家”抛弃了他,让他走投无路。幸运的是,命运打击了他,也拯救了他,给了他一个立锥之地。

布衣把情绪失控的方小儿拉出了军帐,伽蓝和西行等人则围着乔二询问近况,一问之下不禁勃然大怒,岂有此理,西北人不过砍了几颗河北叛贼的脑袋,竟然就成了河北人的公敌,竟然还连累到了回家的袍泽兄弟。

伽蓝马上叫来了高泰。乔二和高泰相视无语,神情都很黯然,谁能料到分手之后,竟在龙卫统再次相遇,而这次相遇意味着彼此在义军里的遭遇完全一样,都被昔日的兄弟所怀疑,所抛弃,如今只有重返龙卫统,重返西北了,河北再无他们的立足之地。

“马上寻到郝孝德和刘黑闼,请他们帮我一个忙。”伽蓝对高泰说道,“召回我所有的兄弟,所有回豆子岗的兄弟,若缺了一个,少了一条胳膊,我就扫平豆子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