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宝鼎最终的目的就是阻止秦王政过度集权,而阻止秦王政过度集权的办法就是在政治上确保军功贵族的权势,这通过外戚士卿贵族和军功贵族的联合来实现,在财经上却是以与民休养为原则来采取放任自由的经济策略,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在建立在两大贵族团体的联合上。如果两大贵族团体先后被赶出中枢,在朝堂上失去了话语权,那宝鼎的策略就彻底失败,他试图改变历史轨迹的努力也就全部白费了。

目前老秦人虽然东山再起了,但他们需要时间巩固和发展权势,当老秦人的权势再度恢复到像武安君时代一样的强大,那老秦人的目标就基本上实现了,所以他们现在迫切需要楚系外戚在朝堂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

楚系外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老太后还没有升天,不过病入膏肓而已,秦王政就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这预示着老太后一旦死了,楚系外戚必定重蹈当年被赶出咸阳的覆辙,所以他们急需军方的力量,急需得到老秦人的援助。

公子宝鼎成了他们之间的桥梁。虽然过往的恩怨短期内无法消失,不可能重建当年宣太后、穰侯和武安君那等密切的联盟,但最起码在公子宝鼎的努力下,双方可以默契配合,互为援手。

巴蜀人是楚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楚系外戚遭到打击,巴蜀人在适当的时侯可以成为楚系的主导力量,从而确保楚系继续存在。楚系还是楚系,不过它的领导者由楚系外戚变成了巴蜀人而已。

早在晋阳的时侯,宝鼎就推测帝国的朝政长期控制在以隗状为首的楚系手中,这可能是导致始皇帝不立后不立储君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宝鼎更加确信这种推测,因为他正在做这件事,他正在让巴蜀人在必要的时侯代替楚系外戚继续控制庞大的楚系力量。

今天宝鼎就把他的这种想法直接说明白了。因为谁也不知道老太后能支撑到哪一天,假如她在整个布局没有完成之前就倒下了,公子宝鼎还没有返回咸阳,老秦人也还没有指挥大军攻克赵国,宗室贵族和军功贵族都没有恢复到一定的势力,无法给予楚系外戚以足够的支援,那楚系外戚肯定要被赶出咸阳,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楚系被秦王政和关东人彻底摧毁吧?所以只能以退为进了,楚系外戚主动退让,然后把楚系的领导力量逐渐转移到巴蜀人手里,这样楚系不但保住了,楚系外戚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熊启、熊炽等人都已经得到了老太后的暗示,当时他们还有些抗拒心里,认为老太后过份相信了公子宝鼎,高估了他的能力,但今天熊炽不得不承认,还是老太后手段高绝,果断支持公子宝鼎,在关键时刻给楚系外戚找到了一条进退自如的生存之路,而这条路,也只有公子宝鼎才能创造出来。

楚系毕竟太过庞大,秦王政肯定要打击,而出手的时机就在老太后升天之后,所以熊氏以退为进,由台前转到幕后,让巴蜀人在前面顶着,自己在背后指挥,小心蛰伏,耐心等待时机,将来的路还长着呢。

墨家则是老秦人的老朋友,墨家的衰落与老秦人的衰落同步,现在老秦人东山再起了,墨家崛起的步伐也快了。今日的墨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术派系,西墨更多时侯表现为一个拥有强悍力量的武装团体,但在宝鼎这个大策略里,墨家要尽快拿出全新的符合本利益集团的墨家学术,从而在学术理论上给法家学术制造阻力,尤其是要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策略,坚决阻止法家一统学术。如果中土只剩下法家学术,那不但是墨家的灾难,是中土诸子百家的灾难,也是中土学术文化的灾难,更是本利益集团整体策略上的灾难。

大秦国策的根基是“法治”,统一后的帝国国策肯定也要以“法治”为原则,那国策的走向必然背离本利益集团的目标。国策离不开学术理论的支持,法家的学术理论本身没有错误,尤其韩非“法术势”三合一的理论很多方面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坏就坏在法家士卿身上,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他们说服始皇帝罢黜诸子百家,这一策略成为导致帝国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公子宝鼎为首的利益集团的国策当然也是以“法治”为核心,但在理论上却不仅仅局限于法家的学术,还包括墨家、儒家、黄老学派等等,只要是有利于本利益集团的学术,那就拿来用,这也有助于坚持学术文化上的百家争鸣,所以,墨家的兴衰,在公子宝鼎的整体策略中至关重要。

墨家钜子蒲溪子走进这间小木屋的时侯,不知道墨家将在这场权力博弈中扮演什么角色,熊炽、王贲和隗藏三人更是不甚了了,不知道墨家为什么会被宝鼎邀请而来,直到听完宝鼎的全盘谋划之后,他们才知道墨家竟然承担了如此重任。

学术文化、舆论宣传,由此决定了人心向背,尤其是士人的人心向背,这直接关系到了王国的兴衰存亡,而王国的兴衰存亡则直接关系到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墨家在整个策略中的位置举足轻重,甚至直接决定了整个策略的成败。

因为整体策略太过庞大,从统一中土到中土统一后,从有利于本利益集团最大程度地攫取权力和财富的国策的初步成形到正式确立,到实施推行,再到代代延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它的基础建设是重中之重。

这间小屋里的某些人年纪大了,可能连统一都看不到,那么首先就有个接班人问题。公子宝鼎最年轻,他也是理所当然的领导者,他必须尽快返回咸阳主持大局,所以他要以最快速度解决南阳的事情。统一进程肯定要继续,但为了阻止秦王政和关东人进行财经制度的变革,未来两年楚系外戚和老秦人不但要联手阻止国策的修改,还要竭尽全力为大秦蓄积财富,而办法就是掳掠韩魏两国,同时尽可能避免与秦王政和关东人爆发直接冲突,这样本利益集团就能以最小代价赢取最大利益。

至于墨家,任务繁重,不但自身要进行学术创新,还要在学宫建设上有所建树,另外还要想方设法从关东六国延请各家名士到咸阳讲学,力求在学术上开始重新打造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