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舅家说的是孩子怕生,可赵军在村里问过之后才知道,他给舅家的十五块,舅舅克扣的虽然不多,但他舅把着钱不给几个表兄弟家。引得他几个表嫂闹起来,毕竟两张嘴多出来,辛苦受累的是她们,钱却是把在老两口手里。

按理说没分家,钱把在老的手上也属正常。

可那是十五块!

一个月十五块!

赵军万万想不到,自己给钱多了,反而造成了舅家吵闹不休。几个表嫂整天闹,一会儿这个回娘家,一会儿那俩又吵架。

赵东赵西在这样的环境里,又听了一耳朵什么他们后妈吃花生米了,他们爹不要他们了的话,整日里愈加沉默。

短短六个月,赵东赵西一下子就变得阴郁沉闷,看见赵军更是连声爸爸都不喊了。

赵军想怪人,但却没处怪。

十五块是他自己开的价,兄弟那头已经撕破脸,没那个义务管。舅家吵闹归吵闹,可也没在吃穿上克扣。

这叫个上哪儿说理?

赵军回想起上辈子,他因为工作忙,对儿女的教育肯定顾不上。但他也不是不管,每次回到家里都要跟孩子谈心,那时候赵东赵西多乖巧啊。

看到他就喊爸爸,也晓得他在城里辛苦,回家就给他端茶,还会絮絮叨叨说自己在学校学了什么。偶尔孩子犯错,他也是叮嘱王樱记得把孩子矫正过来。

赵军一直以为养孩子就是这么简单,照顾吃穿能有多难?他把关键的教育观念和方向都定了,另一半只用跟着他的步调走,照顾好孩子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

在赵东大学毕业的时候,赵军曾经还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上台发言,自信畅谈他的育儿观念。还被多家媒体采访,成为家长们眼中“最会教育孩子”的企业家。

赵军怎么也没想过,自己居然有一天会怀疑起自己引以为豪的教育方式。

赵东赵西进城之后,他很是花了一段时间去讨好两个孩子。赵西还好,她才五六岁,不怎么记事。赵东就不成了,他已经八岁了,今年九岁,正是最让人头疼的时候。

赵军怎么哄都得不着一个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