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鸣笑了笑,反问道,“那笔尖的功能如何呢?除了用电子笔输入这个功能外。”
“识别系统还不错,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能把输入的图形还原成标准图形,能储存文档,还能做一些拼词的处理。据说这个识别系统对于中文很有效,中文字体往往棱角分明,而且偏旁差异性很大,按照五笔字根原则,能够很简单的作出一套新的系统,这个已经和王码那边的研究人员签了个合作协议,正在研究软件系统。”顿了顿,肖君毅微微皱起了眉头,“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玩意没法小型化……”
伸手拎起了那台平板电脑,他轻轻颠了颠,“这玩意就有快3公斤重,还是只有一些简单的电脑功能,想要把手机集成进去,需要的改变也十分惊人。已经有人建议先别按照往手机里塞的思路进行,继续走完善笔尖系统的老路子,有些客观条件不是一家两家厂商就能解决的,推进科技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产品需要太多硬件厂商的支持,不是咱们一家就能解决的……”
“已经有人这么建议了?”陈远鸣微微有些惊讶,反问了一句,“go方面的还是安信方面的?”
“安信部门的一个老工程师,作军方通讯出身,对这方面的技术转变很有造诣。怎么,你认同他的看法?之前你不是说手机才是未来的关键……”肖君毅很敏锐的抓住了话里的重点。
“是啊,最近受了一些启迪,突然就发现之前的计划有些冒进了。”陈远鸣笑了笑,扭头看向身边坐着的肖云,“肖大哥,平常打电话时,你是怎么记号码的呢?”
肖云正听得起劲,冷不防被这么一问,有点纳闷的回答道,“当然是记住号码啊?还能怎么办,手机和小灵通里又没有办法存……”
“那如果是比较冷门,不太常联系的号码呢?”陈远鸣又追问了一句。
“呃……你是想说电话本吧?”这时已经有点明白了过来,肖云伸手往兜里一掏,还真摸出了一个小小的电话本,“现在电话用惯了,还真离不开这玩意,不带着本子出门心里都不踏实。”
看到那个电话本,陈远鸣笑了,“嚯,够旧啊,看来肖大哥也是经常打电话的人啊。”说着他转头又看向肖君毅,只见对方有些自得的晃了晃手里的一个小本子,看起来崭新锃亮,很是有几分气派。
“看来大家的习惯差不太多。”陈远鸣笑着摇了摇头,“没错,有了电话就该有电话本,就该有黄页或者名片之类的东西。谁都有忘事的时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这种事关社交的大事,现在能用起手机的那是普通人吗?丢一个号码,可能丢掉的就是一条联系方式,一笔天大的买卖。只是之前我们的思路倾向于,怎样把这些写在电话本里的东西统统塞进手机里面,而现在,却未必要这么复杂了。”
看着带着几分好奇的肖云,以及略有所悟的肖君毅,陈远鸣稍稍停顿了一下,摊开了自己的谜底。“其实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笔尖那样高科技的产品,也不是违反常识的推进手机的研发,而是要取其中间值,作出一款简单实用的电子产品。说白了,就是一个更高科技的记事本,一个小型的掌上电话薄。笔尖对于我们而言,并非不够用,而是太先进了。”
这就是陈远鸣在ps1的提示下想起的另一件产品,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器,当然,也有不少人称呼它为“掌上电脑”。
第100章 投其所好
陈远鸣自己并没有用过pda,上辈子在家乡时,别说pda,就连手机他都没接触过,后来到北京打工干得又是底层的体力劳动,等到终于在中关村立足时,已经是2002年前后的事情了,手机的储存功能不再像90年代那么不堪,自然也不会考虑pda这样昂贵的奢侈品。
但是没用过,不代表他不知道pda曾经的辉煌。在那个移动设备贫瘠的年代,作为过渡产品,pda可以算是后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数码产品的先驱。记得2003年左右美剧在中国兴起时,那部fox电视台播放的《24小时》可让pda大大出了一把风头,男主角杰克-鲍尔几乎每季都会换一套高科技通讯设备,pda、手机、蓝牙耳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其先进的功能让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此类产品的国人大开了眼界,也让奔迈成为了国内最流行的pda品牌之一。
如今,奔迈在美国还没有知名度,真正适用的pda产品也未问世,相反go公司生产的笔尖电脑曾经引来整个硅谷的目光,虽然最后功败垂成,但是go在平板电脑以及触屏系统内的技术,是现今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匹敌的,有了这样一个强援,不向pda进军简直就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