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还是张任和刘耳省着用的结果,甚至重复使用秦军投过来未彻底碎裂的石弹,以及弩箭。
在这种风格不计成本的打法下,秦蜀双方的攻守城器械都损耗眼中。
秦军平均每日损坏投石车五十架,井阑二十架,床弩数百等等,而蜀军也有秦军的二分之一。
可秦军的背后有司、雍、凉、河四州,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提供过来,根本不用担心物资的消耗问题,而蜀军却只有一个益州。
刘裕已经将汉中的工匠都集中起来,并且还从成都调了一千人过去,加班加点的赶制投石车和各式强弩,可依旧赶不上物资的消耗和损毁速度。
至于为何不从蜀中运物资过去?自然是因为蜀道难的缘故,运输成本太高,还不如就地取材制造呢。
可照这个速度消耗下去的话,蜀汉在阳平关囤积的守城物资,最多只能坚持了两个月就会耗尽,到时汉中蜀军又拿什么来守城呢?
所以,别看北线的情况,暂时没有南线危险,可一旦支撑不住的话,情况只会被南线更糟。那可就更危险了。
毕竟蜀南被南蛮占领的话,蜀汉还有机会夺回来。
可一旦汉中被大秦占领,那蜀汉基本不太可能再夺回来了。
秦军虽只有十万,且未占蜀国一城,但给蜀国上下所带来的压力,比十五万南蛮军要大得多。
“陛下,恰恰是因为秦军更难对付,所以微臣以为才应该先南后北,先解决调南蛮,而后在集中力量,对付秦军。”
接下来苏秦讲述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南蛮军比秦军好对付。
二是南蛮实力远不如蜀国,凭消耗的话早晚都是个败。
三是蜀国还有楚国这个盟友,可以夹击南蛮。
四是单凭蜀南蜀军已经挡不住南蛮,拖的越久损失越大。
五……
苏秦当朝陈述了先对于南蛮的八大好处,也得到了包括刘裕在内的所有人的认可。
一番商议后,刘裕决定亲率大军南下,先把蚩尤给解决了。
蜀汉原有二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万在蜀南,八万在汉中,蜀中尚有生力军七万。
在南蛮军的猛攻下,蜀南蜀军损失三万,已经减员到了七万。
而想要解决十五万南蛮军,起码也需要二十五万蜀军才够,而成都的生力军却只有七万,就是全部派过去也不够,况且刘裕也不可能把这最后的七万精锐都带去蜀南。
秦军在北线虽目前只有十万大军,但不代表秦军只有十万军队,一旦局势发生变化,秦军随时都可以增兵,所以刘裕必须留下部分兵力以备不时之需。
思来想去,刘裕决定带五万精锐南下,给北线在留下两万生力军,而以汉中和阳平关之险,十万兵力足以挡住二十万秦军了。
五万精锐,再加上七万蜀南军,南线也不过十三万大军罢了,距离二十五万足足还差了十二万。
至于这另外十二万军队从何来?
其实也很简单。
刘裕从蜀中诸郡中征调了四万郡兵,又从新兵中征调了十万新兵。
蜀汉随时最近才开启的极限扩军模式,但早就已经在扩军了,除了二十五万老兵之外,还有二十万新兵正在训练只中。
而在这些新兵只中,已经有十万人训练了三个月,已经可以上战场了。
靠这些新兵跟南蛮野战自然不行,但守城、操控军械还是可以的。
刘裕现在没时间让新兵靠着训练慢慢成长,只能让他们在战火中进行磨练,优胜劣汰,活下来的自然都是老兵。
就这样,刘裕亲领五万精锐,五万郡兵,以及是十万新兵,共计二十万大军南下。
再加上蜀南的七万大军的话,也就意味着一旦刘裕抵达,蚩尤将面对二十七万蜀军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