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晨在览古镇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古镇多数人家门口都贴着纸质的“标签”。
乡评:慈惠、忠檏、勤檏等等
林清晨跟老乡打听,这乡评就好比城市里的五好家庭,但它更具体,更有人情味,让人忍不住想了解每个字背后的故事。
沿着立体的街巷网路,深入古镇腹地,那些巷子末端的院落,成为林清晨搜寻的节点,喜洲古镇留存了很多以姓氏民名传承至今的古宅,如今有些成为博物馆,有些成为商店和学院。
大部分依旧可以居住,参观请付费成为大家默认的规矩,这点林清晨很理解,每天一批又一批的好奇宝宝不停跑人家屋里东瞅西瞅确实很影响生活。
白族民居大都是图上这样封闭式的外观,这种源于秦汉时代的廊院式住宅,经隋唐的演变,到宋代已成定式,门口住着自家的“保安”。
里屋才是主人住的地方庭院,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
几乎每家的庭院中都种植着花卉,错落有致,争妍斗艳,应了老舍先生笔下所写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主动付费并在征得主人的同意的前提下,坐下来跟他们唠唠嗑,是跟房东交流最好的方式,要懂规矩。
房东说其实老院落的维修成本比新建高的多,当地人当然希望住上新房有更良好的生活条件,于是拆旧盖新曾经一度风靡,政府和游客就不乐意啦!旧房都拆完了,谁还来玩啊!
好在很多人逐渐意识到保留传统会更有价值,或许迁出去居住,或者改旧院为民宿,或者出售手工艺品用于参观等等,解决途径多了,自然这些老家伙就保留下来了。
一个白族的阿婆跟林清晨聊天,说自打她扎辫记事,到如今一头银丝,她最终都没能走出这个院子,年轻时也曾出门闯荡,几十年后膝下子孙围绕,始终住不惯楼房,落叶归根。
就喜欢坐在院里享受每天那几小时的日光浴,和出门邻里和睦。
依稀记起儿时在成都玉带桥爷爷奶奶的老屋,也是这样的四合院。
感慨童年时期的记忆是夏天井水浇在皮肤上的冰爽,是踩上木楼梯的嘎吱声响,是爷爷抽的叶子烟,是从窗框漏下的一束阳光。
家不论新旧、不言好坏,在中国人心中就是那一片四方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