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猝死

一行人呼呼啦啦的到了张家。

张家在本地也是有名的旺族,以前说过,张家是读书人家,讲究的是“耕读传家”,他们家在本地可算是根深蒂固的那一类,曾经跟马家以及林家齐名。

后来马家垮台了,林家是纯粹的商业人家,而张家不同,他们家是读书人居多。

家里有个在府城的学堂里做山长的族老,山长就是校长的意思。

还有一个族亲是举人,支撑起了张家的门面,而张家也的确是好学的人家,他家子弟也有七八个秀才身份的人,而且不管科不科举,张家子弟都识文断字。

这在北地很少见,南方文风盛行倒是可以理解,可在北地这样的人家的确还是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他们张家占地面积大,嫡支主脉可是五代同堂,所以“张宅“别看只是个平民的宅子,却是占据着很大的地方。正院就是三大进,带六个跨院,一个后花园,跨院也另外带着两个小跨院,像是三、六、九的纵深格局。

而且小跨院也连着外面的跨院,占地广阔,院落极多。第一进是会客的地方,东西跨院是给五个儿子居住的,加上客院。

第二进就是张老爷的书房,以及张家子弟交流聚会的地方,东西跨院是给未成年的孙子们住的。

第三进是内院,正房是张老爷夫妇居住,东跨院是未出阁的女孩子们居住,再过去的两个小跨院,一个是会见内着女客的地方,一个是给内着女客们的客院。

小妾们则是住在靠后花园的那两个跨院内,平日里连门都不能出的。

而去世的张老太爷是住在最后面的后花园里的,花园占地上干平米,靠墙种植的都是杏树、李子树,暗喻”桃李芬芳”的意思,在靠里面则是种植的山杏树,而花坛子每年都要种植一些其他的花卉,可以说,是个足不出户就能生活在很好的环境里的宝地。

且花园那里有一排五间正房,东边两间是归张老太爷以及张老太太居住,中间是客厅,西边则是书房以及小花厅。

正房后头有两排后罩房,第一排后罩房,是给张老太爷的妾室们居住的,第二排后罩房是给伺候他们的未婚丫感们居住。

东厢房二十间,作为库房使用;西厢房二十间,作为厨房、茶房、柴房等使用。

地方大,人口多,不过因为是在后宅,几乎全都是女子,没有几个男人。

丁田他们第一次来这“大户人家”,发现这张家规矩森严,男女相隔甚远,可以说,丁田算是知道大户人家都啥样了以前丁田看过一些“古代民居”里的院落格局,那已经很让他不能理解了,那么大个地方,能住满人吗?现在他知道了,能!

皆因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父母在,不分家”,但凡有父母在一日,兄弟们都住在一起…….话说也有人在孩子成年之后,就分家另过的,只是普通人家如此,但是张家不同。他们阔家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张老太爷是个举人,可以免除一些赋税,全家都在他名下,自然都免了。

张老爷当年没考中任何功名,但是他儿子却是秀才.……这一人有功名,全家都得力。

所以他们家不分,全都住在一起,几代人下来,住的满满当当。

因为他们上门之后,张老爷因为“伤心过度“躺在炕上都起不来了,张太太只好照顾老爷兼小辈们。

出面的是张家大爷,亦是有秀才功名,对他们这群人倒是非常客气,张家二爷在外头打点宾客,毕竟是死了长辈,全家挂白,另外,张大奶奶在内里接待女着,张二奶奶指挥婆子仆妇忙里忙外,张三奶奶.……。

反正张家五个儿子,除却张四大爷以及张五大爷在外头忙着春耕事宜,其他人都在了。

又因为死讯尚未传出去,只家里挂了白,来的又都是张氏一族的族人居多,所以倒不是很乱。几个张家小爷们,看着下人搭灵相。

因丁田他们是官差,一行人进了大门的时候,就有小厮去报信了,等他们进了二进,几乎就是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