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页

眼看这火要烧到自己身上,文竹连忙吐了吐舌头,捂着自己的额头喊道:“哎呦哎呦,我不行了,头疼的快死了,我得去躺着歇一会儿。”

苏凤章看得哭笑不得,文先生都懒得搭理这个倒霉儿子了,转身又说道:“凤章,这第三场要全力以赴,只要尽力了,就对得起这些年的辛苦。”

“你才十九岁,多少人十九岁的时候,连童生都还未考中呢。”

苏凤章心知先生是怕自己得失心太重以至于失了分寸,当下说道:“先生,我省得的。”

若是能中了,他固然是高兴,但没考中的话,苏凤章也不会有多少难过,虽然他已经下定决心走科举仕途,却也从未觉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男主角振臂一挥天下皆从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一个平平无奇的秀才身上的。

再一次进入考场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文竹的话带来了影响,苏凤章下意识的去看周围的考官,但仔细观察之下,也没发现谁对他有别寻常。

苏凤章摇了摇头,暗道他这是想太多,谁会为了对付他,在科举这种大事里头动手脚。

乡试的第三场一共有五道题,并且都是时务策,也就是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这才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

这一项的时务策不同以往,是院试府试中并没有的东西,要求也极高,许多童生考了一辈子还是秀才,就是因为过不了这一道坎儿。

在大周,考中了举人就有举官的资格了,所以从秀才到举人这一道坎儿分外的严厉,要求也更偏向于官员的时务。

别以为古代科举顽固不化,脱离现实,事实上科举原本就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来,撇除发展到最后的那种固化,一开始还是极具时代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