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火炮的车驾,是通体由纯铁所造,车轮很大,虽相隔较远,但崇祯皇帝明显能够看到,部分车轮被压进土里。
“免礼吧。”
崇祯皇帝伸手示意道,随后走下龙辇,看向宋应星、焦勖、邓玉函、汤若望他们,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尽管武备院是由徐光启所领,但实际上这位内阁大臣,来西山的次数很有限。
仓场事要管。
农科要管。
试种番薯要管。
徐光启忙起来的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而熊明遇、王徵、李之藻他们,都上了年岁了,所以武备院的管理,是由宋应星实际负责的。
“宋卿,朕看你所呈递的奏疏,言红夷大炮的铸造工艺,相比较于从前改良诸多,且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提高不少?”
在众人的簇拥下,崇祯皇帝朝校场看台走去,边走边说道:“若是铸炮所需材料,包括耗费的银钱,朕都能给你解决的话,月产多少?
这次你们武备院,算是立下大功了,若我大明军队之中,能多多列装红夷大炮,那野战能力定能提升不少。”
宋应星微微欠身,边走边说道:“陛下,红夷大炮的铸造工艺,包括火炮的射程和威力,皆能有显著的提升,说来要感谢汤若望他们。
若非他们所提的意见,以及在此期间的诸多论证,革新了铸造火炮的工艺,想要这般快取得突破,是不现实的。
若是有着充足的材料,和铸炮所需银钱,依着西山现有的炮厂规模,像陛下要看的红夷大炮,能每月铸造二十门,并提供战时所耗的火药和炮子。”
对火器火炮的技术,包括生产在内,崇祯皇帝知道的不多,能想到的,他都讲给宋应星他们了。
至于能否带动大明火器火炮领域,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层次,那就要看宋应星他们的了。
相比较于邓玉函、汤若望这些西洋传教士,崇祯皇帝更看重宋应星、焦勖他们,甚至后续培养出的相应人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