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拜见陛下。”
得天子传召,匆匆赶来的温体仁,微微有些气喘,对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恭敬的拱手道。
在等待温体仁的这段时辰,崇祯皇帝处理了一些政务,这也愈发坚定了他想改组内阁的想法。
要是照这样一种势头,单单是每日批阅的奏疏,都足以累坏他,也能将他约束在文华殿这边。
“起来吧。”
放下手中的奏疏,崇祯皇帝抬起头来,看着温体仁说道:“温卿啊,先前朕叫你做的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
“陛下…臣在着手办理之中,近几日便准备呈递奏疏。”温体仁微微欠身道:“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乃策应辽东之要职,绝不可空悬太久。”
“不过当前朝局不定,臣担心朝中的一些大臣,尤其是科道这边,若是知晓此事的话,会从中阻挠。”
“那便是温卿的事情了。”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对温体仁说道:“他们既然能从中阻挠,那温卿为何就不能想想办法呢?
若是什么事情都叫朕去想,去谋划,那温卿这军机处大臣,当起来未免也太容易了些吧?”
温体仁闻言,连忙拱手应道:“是,是。”
当初御驾亲征战胜进犯大明的建虏,崇祯皇帝便开始着手谋划,改变大明对辽东过重的一种情况。
在大明新军没有操练起来前,拿着宝贵的钱粮,喊着平辽的口号,行大肆摊派辽饷,但实际却不能收复一寸疆域,甚至还频频失利的状况下,崇祯皇帝必须叫停这一不好之事。
就因为一个平辽事,大明从朝堂到辽东本土,存在多少利益派,单单是近些年来,借着平辽事,而暗中膨胀起来的辽东将门,那处置起来都是极为棘手的。
这也是当初崇祯皇帝,为何定要借着凯旋归朝的背景,将祖大寿带着进京,并调到京营任职的缘由,而不是手起刀落,就除掉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