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算说不上,但确实有个想法,希望几位能帮朕参详。”神龙谦逊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父皇性子疲懒,对朝政说不上关心,因而这二十多年间提拔上来的臣子大多敏于言而讷于行,闹出乱子甚至习惯推诿责任。朝堂上官官相护,甚至有结党的态势。朕想培养一些真正的‘天子门生’,以一代新人换旧人。”
神龙的计划目标很明确了,老臣都懂得了他的意思。
典籍直接抬手阻止神龙说这些太过高屋建瓴的观点,直接问,“陛下具体打算如何实施?”
“恩科。”神龙眯着眼睛露出一个清爽而自信的笑容,“朕为太子时,先帝下诏开恩科;如今朕得登大宝,自然还需一场恩科。只是既然上一场恩科刚刚结束,还未开展殿试,不如合二为一,直接在殿试上多取一倍的举子。”
“人多了,才好办事。”神龙饱含深意的回答。
典籍听懂了神龙的意思,当即忍不住哈哈大笑。
官位只有那么多,既然新君钦点的年轻官员多了,那么安置他们就成了问题,稍微让人煽动一二,就可以让有位而无官的年轻举子们坐不住。他们会很快意识到只要没本事的官员从官职上滚下去,自己就有位置可以做了。
周记不像典籍一样当了多年的闲云野鹤,听了新君的计划之后却皱紧了眉头,忧心忡忡道:“陛下可知,如此一来,极容易酿成朝臣相互陷害的恶事,导致朝堂风气变坏。”
“难道现在朝堂的风气就好了么?”神龙直白的点出问题所在,“朕不怕朝堂风气变差,廷尉府和大理寺留着是做什么的?不就是专门惩治作恶的官员的么。这两个地方过去一直太软了,除了替父皇打打不顺意的官员板子,根本没什么大用处。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胡人这些年越来越不老实,若不能在他们下定决心南侵之前肃清朝堂,以现如今朝堂官员事事推诿的作风,定会酿出不可估量的惨祸。”
“可三年不改父志,陛下到时候准备如何应付言官?言官的嘴是世上最狠厉的刀子。”
“这个倒是好办。”神龙笑嘻嘻的从荷包里掏出一把打成各种逗趣模样的小金锭,随意丢在桌案上,“钱是好东西,谁家都要过日子。纵然言官自己不在乎,但为他们持家的妻室总不会不在乎。”
“御史台中官员要么家贫无钱,要么出身大家士族,有的是家人亲眷要养活。他们手头都不宽裕。我大周立朝至今,行使的依旧是建国初年定下的薪俸标准,可物价也涨了不止三成。薪俸早已不够过活了。朕不会如父皇一般,朕的后宫浪费布料国库那么多的钱财,朕身后也不必大笔财资陪葬,这两笔银钱生出来,每年国库就能多出至少一倍的银子,拿去为官员提薪俸吧。”
“陛下!”老臣们彻底被吓到了。
事死如生,国库每年收上来的赋税,其中三分之一拿出来给皇帝修陵,任何人都不会反对,甚至可以说臣子们乐于国家以如此多的钱财来侍奉君主,即便是强调生活简朴的皇帝,对待身后事也极为慎重,不可太过简薄。
可按照新帝的意思,若能为国库一年省出一半的银钱,岂不是意味着他完全不打算修陵,等到死了的时候直接把尸身往棺椁里一装就能入葬?
“陛下,简朴是好事,可也不要苛责自己太过了。”典籍担心小弟子年轻,还不明白修陵的意义,赶忙劝阻。
“老师,朕不信鬼神,不信身后。人生在世,只有这一口气的功夫,若是生时不能做个明君造福天下,死后坐拥万千财资也买不来任何事情。生而有功勋,就是死后最好的陪葬品。朕不需要国库的银钱修陵。”
说了你们肯定不信,我甚至觉得火葬比以后被人盗墓强!
可惜火葬之类的话不能说,对“古人”来说,毁坏尸身的行为跟毁了他们投胎做人的机会差不多了,会让人以为自己丧心病狂,而且和臣子们有不共戴天之仇才想出如此阴损的办法。
神龙确信自己要是敢提出火葬的概念,其他事情做得再好,死后谥号都逃不开个“戾”字。
……等等!
神龙疑惑的看向老臣们,“父皇的谥号,是不是还没拟定?怎么没人提醒朕这件事情。”
典籍委婉道:“不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谥号。”
周记对泰兴帝积怨已久,面对这个问题也是分外的不客气,“先帝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年年从民间征选美人,召进宫中生孩子。陛下若非要给先帝拟定谥号,想要‘玄’还是‘和’?”
“玄”是不恋战权位,“和”是推能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