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学者,一生都在汲取知识,学习人类的文明成果。
可以说这些人,就代表着人类诞生以来,文明的结晶。
而只要这数以万计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在学术的边界上有所突破,那就实质上推动了大宋文明的进步。
后世的科研环境如何不好说,但赵桓特别欣赏的一点是,每个博士的毕业论文,都要有自己的成果。
如果说人类的文明是一个圆,那博士的科研毕业论文,在设计要求上,必须突破这个圆,当他的毕业论文发出,就实质上使这个圆的一处向外突破了一点点,哪怕微不足道。
但积少成多,一篇篇文章发表,一份份论文形成,代表人类文明的这个圆,每天都在以缓慢但坚定的态势逐步扩大。
当然了,赵桓也没有希望每个人都有这么强的能力。不然论文也不会严格查重了。
朝廷希望每个人的研究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前所未有的学术成就。但朝廷依旧宽容,给无数人提供研究的机会。
只要基数足够大,那就一定会产生科研成果,提升整个文明水平。
随后赵桓笑着说道:“另外那个评奖,也不必拘泥于户籍了。无论宗藩,无论夷夏,只要对方肯拿研究成果到东京,都一视同仁,给与其激励。”
“哪怕他是一名蒙古胡人,只要他向中原献上高明的设计,完善的理论,也按法度,给予其平等的激励。”
“天朝上国,就应该有天朝上国的胸襟。”
既然大宋已经站在了文明高地,那拓展文明,就比一点点钱财重要的多。
几百几千贯钱,从胡人那里买来一项先进的科技,一个高超的发明,赵桓觉得非常赚。
就像马鞍决定了骑兵在冷兵器战场的统治地位,谁也不知道在将来,大宋会不会只花了一点点钱财,就从胡人那里引进了一项这种跨时代的技术。
陈东恭敬的点头,说道:“太学已经注重这方面的事情了,最典型的就是建筑学家与建筑成果。”
“在中原房屋建筑以木制为主,十分容易起火,有严重的消防隐患。尤其东京城日益扩大,这庞大绵延的建筑群,以木制结构为主,消防压力极大。”
“所以开封府已经尝试改变木制结构为砖制、石制结构,从东西方招募了大量建筑学家,重新设计房屋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