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忠看着跑开的一对儿子,又看着身旁的母女。
汉子满脸的欣慰。
“我小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汉子道。
“过年了,就能放炮仗,还能吃到一些平时吃不到的东西。”他道。
孙氏也笑了。
“大人盼插秧,小孩盼过年。”
“我那会子盼过年,是因为每年年跟下往嘎婆那送年节礼。”
“嘎婆都会送我和我姐每人一块手帕,可开心了呢!”
提到这年节礼,杨华忠一拍大腿。
“哎呀,这段时日光顾着忙别的,倒把这年节礼给忘了!”
他道。
“晴儿娘,你看咱啥时候去趟孙家村,把年节礼给送了?”他问。
孙氏想了下,道:“明个是二十五,我跟桂花和大云那约好了一块儿熬麦芽糖呢。”
“要不,二十六去送吧?到时候把咱新做的麦芽糖带些给晴儿嘎公嘎婆尝鲜儿?”孙氏问。
杨华忠点头:“你说咋样就咋样!”
听说后日要去孙家沟,杨若晴也小小激动了一把。
她对孙氏道:“娘,那明日我去趟镇上,采办些礼品家来!”
过年了,不仅要给嘎婆嘎公那孝敬。
这边的老杨头和谭氏,也得送点啥。
孙氏欣然点头。
妇人一脸感慨的道:“原本我还以为今年过年,咱得苦哈哈的。”
“没想到,咱晴儿能耐,赚了钱。”
“咱不仅能过个肥年,还能孝敬老人,真是太好了!”
杨华忠也是一脸的动容。
两口子激动的目光落在杨若晴身上,弄得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错,比起当初的净身出户。
这会子,家里的家底已经有将近六两银子了。
搁在庄户人家,六两
在手,过年过节,大人孩子心中都踏踏实实的。
可是,搁在镇上有钱的大户,还有县城,府城,甚至京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眼中。
六两银子,一顿饭钱而已。
甚至还不够!
“爹,娘,明年咱还要把生意做大,赚更多的钱。”
杨若晴目光亮闪闪的道。
“到时候,咱盖新房子,又大又宽敞。”
“咱开铺子,买田地,送大安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