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页

而中国人,历史上则是由京东方,在三星之后,进一步弯道超车取得了下一代技术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东西主要是有资金堆研发,肯长线,就能搞定了的,历史上中国人就做成过,顾骜进入催化的风险也小一些。

顾骜之所以对这一块了解这么清楚,也是他运气好,前世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在罗胖子的“得到a”上,主节目《逻辑思维》刚好讲过一档连续七期的专题《液晶演艺》,作为一个it人,真是想不听到都难。

谁让顾骜前世就是一个爱终生学习的人呢,他穿越后懂得多一点,至少见识广一些,都是他应得的优势。

但是笔记本电脑和新式便携游戏机需要的另一大材料学瓶颈,反复充放的锂电池技术,这玩意儿中国人高度介入的难度就大一些。

可单次使用的金属锂电池,几十年前就有了,那不值钱。这些年来,锂电池研发的关键,在于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以及充电速度、蓄电量维持率。

所以关键不在于锂离子溶液,而在于电极材料的研发。

目前来说,行业内达成的共识是,锂电池的负极电极,就靠石墨材料解决,而关键在于嵌放率更充分、快速的正电极材料。

1982年开始,陆续有钴酸锂、锰酸锂等很多方案,而且钴酸锂锰酸锂的晶体结构也有讲究。

总的来说,锰酸锂充放电速度更快,但是化学稳定性差一点,也就是充放次数比较少、电极晶格和离子液就开始变性了,寿命很短。

钴酸锂能充放几千次,能量密度也稳定,就是晶格嵌放速率低,说人话就是充放电速度慢——这些都是现有行业资料,顾骜穿越前肯定是记不住的,但他让助手找相关行业前沿文献一查就知道了。

从目前的行业努力方向来看,顾骜估计后世应该是钴酸锂路线先胜出了——因为他记得,历史上90年代末,他最初接触锂充电电池产品的时候,好像大多数产品都是要充电很久的,笔记本,手机,动辄充电七八个小时,甚至首次要充十几个小时。

这一看就是钴酸锂的特性。

如果历史上锰酸锂赢了,人们用到的产品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顾骜又按照公开资料,让助手查了目前走钴酸锂路线努力的主要行业巨头。

发现是他的老朋友、索尼公司在主攻钴酸锂方向。世界上其他公司,目前都还没干这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