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

埃德蒙收起笔和记录本:“顾,很高兴你能接受我们今天的采访。不过,我受人之托,还有一场对谈,希望你可以接受,并且发表一些意见——你知道的,作为中美商界的顶级公众人物,你对中美之间发展关系的看法,有很多重要人物都感兴趣。”

“我不关心政治,我看我们还是到此为止比较好。”顾骜耸耸肩,“而且如果要谈那些问题,看我跟导师合著的《论中国》就行了,我的一切收获都是基于那个的,后来我就再也没关心过国际关系。”

埃德蒙:“这其实也不是我的事儿,是麦克纳马思和令导师都知道的,我就带个话,而且,可以保证不对公开媒体发表,只作为学术研究。你知道的,美国这边也有不少你的朋友,他们是为你好,毕竟你没有美国国籍,作为一个外国人,如果态度不明朗,却在美国科技产业介入过多……”

“既然你不录音,不在报端披露,那就交给我自己处理吧。”顾骜礼貌地点点头,起身送客。

他知道,有些东西始终是躲不过去的,找个机会把话说清楚也好。自从波斯门之后,美国人确实有些变本加厉,喜欢对外转移美国人民对李根和老不死的抨击。

……

顾骜送走《华尔街日报》的人后,第一时间给自己曾经的导师打了个电话。

当然对方如今在咨询公司也已经是一个半退休的顾问状态,平时不怎么管事儿。

“有什么你就说什么吧,你要挖角甚至并购美国科技企业,对你态度的深挖是肯定的,这事儿我来做的话,有失公正,所以会由其他大学的顶级中国问题专家来聊。你放松,就当成是想要移民前、怎么骗过签证官就好了。我们乔治敦华尔士外交学院的人,还不如哈佛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人不成?”

“我知道了。”

人家从波士顿赶来纽约的,住在广场饭店,也不好晾太久。所以顾骜吃过午餐,就马不停蹄接受了对方的预约,进入了连轴转的“答辩”。

“顾先生,初次见面,很高兴能够和您聊聊,鄙人傅高义,这是我的助理宋逸民,我想这次会谈会为我们研究中国问题提供绝好的素材。”

“傅教授好,宋教授好。”顾骜也不管对方职称,很给面子的都喊教授,颇有中国风。

对方也很适应的样子,似乎习惯了中式思考问题的社会惯性,而且双方说的都是汉语。

别看这俩哈佛教授一个姓傅一个姓宋,但都是实打实的was人,只不过美国那些汉学家,都有取个汉名的习惯,就像费正清要叫费正清一样。(费正清的英文原名是约翰·金·费尔班克)

这位傅高义教授,如今是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主任。费正清研究中心就是哈佛的东亚问题研究中心,十年前费正清退休之后,才改用费正清的名字命名的(87年的时候费正清都还没死呢,他已经80岁了,但还有几年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