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顺四十年除夕日早上六点多。
金陵城的一个郊外庄园里,穿着大红袍朝服,已经大腹便便的王图端坐着弹簧软沙发上,掏出怀表看了看后略微皱眉,然后对旁边的侍女道:“去催一催夫人,时间不早了!”
旁边的侍女当即点头称是,然后小快步的离去了。
王图把怀表重新放回朝服内的口袋,随即端起了茶杯……但是略微犹豫后还是放下了茶杯。
今天是国朝的大日子,更是他王图的大日子,可不能因为喝太多茶水内急导致君前失仪的。
除夕当天,这是大楚帝国政坛上里极为重要的节日,因为在这一天里,天子会举行春节国宴,和群臣共迎新年。
经过多年演变后的春节国宴,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味道极为浓厚的礼仪性活动,和正月的亲耕仪式以及中秋的秋收仪式一起,属于大楚帝国里三大重要大型政治场合。
无数帝国臣民,无一不以参加上述三大活动为荣。
其中的春节国宴甚至在政治上显得更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评价臣子过去数年功绩的场合。
因为抛开真正的朝廷重臣,高级贵族,宗室外,只有在过去数年里做出重大成绩,有重大影响的臣民才有资格获得皇家请柬而参加。
之所以说是臣民,因为获得邀请的臣民们,除了政绩突出的文官,战功突出的武将外,还会有成绩突出,影响重大且正面的科研人员,教师,企业家,乃至普通工人、农民。
不限行业,地位高低,只要你成绩足够突出,那么就有机会接到来自皇室的春节国宴邀请。
同样的,这对于官员而言其实也差不多……帝国官员多了去,二品官员都一大堆,但是真正能够按照职务和品级参加国宴的,其实也就只有各部尚书或实际署理一部事务的左侍郎以及相当地位的其他高级官员,武将方面则是上将以及实际署理一部职务的中将。
而其他寻常从二品文官乃至普通中将,都是没这个资格直接获得邀请的。
想要获得邀请那么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过去几年内做出来重大突出的成绩,如此才有机会获得一张邀请函。
而王图身为工业部右侍郎,之所以能够获得一张邀请函,倒不是他因为在工业部右侍郎的职务上做的很出色,实际上他上个月前才调任改职。
真正让他获得这一张邀请函的,是他调任之前担任的多年广东布政使的以及更早的广东参议职务。
担任参议期间他分管的就是工业发展事务,承顺三十七年升任广东布政使后总览当地经济民生事务。
通过大力推动工业建设,农业扶持,修建交通等诸多措施,他把广东那边的经济搞的非常出色,其经济总量在国内已经排在第二,仅次于江南省。
因为长期的发展工商业成绩突出,他上个月被调回经济升任工业部右侍郎,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工业部右侍郎只是他的一个过渡职务,后续大概率要外放地方当巡抚。
一任巡抚之后,也就可以奢望一部尚书职务,或者权重部门的左侍郎职,从而获得进入御书房的门票。
不过即便是现在的工业部左侍郎,那也属于帝国的高级官员了。
因为从二品是各部右侍郎,左侍郎,各省巡抚的品级。
而少数从二品的左侍郎,已经有资格进入御书房,成为协办大臣,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大楚帝国的决策层。
当然了,这种例子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虽然还是挂着从二品的左侍郎衔,但实际上已经直接负责一个权重部门的实际事务。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某个部门的尚书进入御书房,成为参务大臣,而成为参务大臣后往往需要分管一大堆事务,参务大臣就算是超级工作狂也不可能在分管诸多事务后,还能够亲自负责本官职务所在的部门具体事务。
这也导致了大楚帝国的高级政坛里,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部分机构里会出现从二品的左侍郎实际负责某个权重机构,然后其下不仅仅有一个右侍郎,而是两个右侍郎……
典型例子就是督察院这个机构,因为这个机构的历任‘大都御史’,几乎都是参务大臣……这也导致了这个机构的‘大都御史’,某种意义上已经变成了虚职。
因此长期以来实际负责这个部门具体事务的都是左都御史,然后下头会设置两个右都御史。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大楚帝国里的参务院,不管是参务大臣也好,协办大臣也罢,都不是属于实际职务,更没有品级和俸禄,连办公地点都是罗志学的私人书房,也就是御书房里。
所谓的参务大臣,那只是个口头称呼,准确的说是民间称呼,在官方文件里是没有这么个称呼的,有的只是‘入值御书房参赞军政要务’,协办大臣则是“入值御书房协办军政要务’。
突出的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体现的是皇权的权威。